|别担心,要开心!

《柏拉图的车贴》是一本哲学入门书 。 本书就如何认识世界 , 如何认识自我 , 如何看待价值 , 如何过有价值的生活 , 如何有道德地生活 , 如何构建我们的信仰 , 如何认识我们的知识与语言 , 如何认识我们的权利 , 如何看待生死等“大问题”展开了有趣的讨论 。 哲学就是爱智慧 , “如果你能读《柏拉图的车贴》 , 就离哲学太近了!”
1
在过去10年中 , 以幸福为主题的书的出版量突然增加 , 各式各样 , 无所不包(还在继续) 。
【|别担心,要开心!】杰里米·边沁基于他的整套功利主义伦理体系 , 提出了“最大幸福感法则”(the 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即我们应该为最广的人民创造最大的幸福 。
亚里士多德甚至以幸福的概念为核心创造了他的整个道德体系 。 他称之为德行的实践(eudaimonia),即关于人类繁荣的深层次的幸福感 。 因为人类是唯一具有“理性灵魂”的种族 , 他认为善用理性和推理能够使人类繁荣并获得人类共同追求的幸福 。
2
一个神经科学家也许能够将幸福感定义为血清胺迅速通过脑部血管的时候产生的感觉 。 也就是百忧解里面的物质 。
那么如何才能让血清胺持续地在我们的大脑中流动呢?你现在幸福吗?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将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 被满足的需求层级越高 , 幸福感就越强 。 最低层级的是我们的生理需求 , 如饮水和进食 , 最高层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做我们“生来想要去做的事” 。 所以 , 我们仅仅需要顺着梯子往上爬 , 在途中去体会幸福 。
3
你现在幸福吗?好像并非如此 , 正如具有广泛影响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所说的 , “纯粹的幸福是不再追求幸福的超然状态 。 ”
对于道家来说 , 事物都有两面性 , 当幸福来临时 , 悲伤也随之来临 , 而且重要的是 , 当悲伤来临时 , 幸福也随之来临 。 一旦你意识到了幸福与悲伤之间的和谐关系 , 你就可以拥抱悲伤 , 将巨大的压力减轻 , 然后总是能变得更加幸福 。 日常生活中 , 总是有些小小的不愉快 , 没关系 , 这是必要的 。
内心的伤痛和悲哀就好比在心理层面上受到了创伤 。 当年受伤的时候 , 你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伤口上 。 同理 , 悲伤可以增加一个人对自我内心的关注度 , 促使一个人集中注意力去探索自己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 。 这使得我们反省自己是谁 。
那些人生在世只求幸福的人 , 毫无疑问是悲惨的 。 这种肤浅的幸福感只能让一个人变得虚伪 。 特别是在今天 , 心理学家只知道一味地鼓吹毫无意义的竞争(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与他人竞争) , 使得人们提高了“藏在假笑后面生存”这项技能 , 而忽视了世界真正的复杂性和人们内心深处的不自信 。
他们所披着的伪装 , 是保护他们躲避绝望的伪装 。 哦 , 这下可好了 , 我们不但不幸福 , 还很虚伪 。
你现在幸福吗?如果不是 , 也不用担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