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辛东:匠心“铣”长剑,巧手筑九天——记中国航天科工特级技师辛东的数控人生( 二 )
这个大“天平”不仅材料不好加工 , 而且还不好装卡 , 平面度要求非常高 , 误差要求控制在0.01mm以内 , 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7 , 几乎是我们生活中平面镜表面平整程度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
这样的技术要求 , 当时在国内只有159厂敢接下 。 而厂内 , 能把它干成的只有辛东和他的团队 。
像这样难加工、时间紧的任务 , 辛东和他的团队不知干了多少 。
从总装厂运出的每一型导弹的零部件 , 他们都参与过 。
他们加工的是导弹身体上的某个部位或者说是某个器官 , 每加工一个就像一个外科医生做手术一样 , 也像一个艺术家精雕细琢一件艺术品一样 。
成为行业专家 , 不仅要会传统技术方法 , 关键时刻 , 还要懂得在现有条件下创新 。
文章图片
辛东在进行零件测量 。 封晓东摄影
就在前不久 , 辛东还在他操作的机床上突破性地完成了一件紧急任务 。
那是某型导弹的燃料舱 , 体积大、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 。 时间节点两个星期 。
但是车间的几台龙门铣机床都在加工着同样重要的导弹部件 , 耽误不得 。
只能从其他机床上想办法了 。
经过分厂领导和工艺员、操作员的综合评估 , 风险系数太高 。
这 , 让人犯了难 。
军令如山 , 必须完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又一大国重器?行驶在草原里的巨无霸,全球只有中国和德国掌握
- 您知道中国的“十大国宝”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一下
- 世界唯一从发达国家被打回原形的大国!
- 中国12大国画名家顶尖之作,堪称一绝!
- 您知道中国的“十大国粹”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于心
- 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因为热爱,所以不朽
- 工匠手中的葫芦,美的难以置信!(收藏)
- 简大国 《星辰大海》:简大国深爱妻子,却要了她的命,并非因为她找情人
- 14亿人口大国,却接连出现“用工荒”难题,谁将工人赶走了?
- 徐立平 徐立平,一个从火药桶里爬出的大国工匠,用刀尖送火箭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