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早日离开红尘俗世,摆脱毫无价值的人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季羡林:早日离开红尘俗世,摆脱毫无价值的人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图片

01
季羡林先生在晚年时 , 写了这么一句话:
时光流逝 , 一转眼 , 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 , 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 。 有人认为长寿是福 , 我看也不尽然 。 人活得太久了 , 对人生的种种相 , 众生的种种相 , 看得透透彻彻 , 反而鼓舞时少 , 叹息时多 。 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 , 落一个耳根清净 。
季羡林老先生观点 , 其实有这么三个:长寿未必是福 , 把人生看透了也就不快乐了 , 早日离开这红尘俗世 。
像这三个观点 , 其实跟我们当下的价值观是存在矛盾的 。 当绝大多数人都渴望长寿美满的时候 , 竟然有人提出长寿未必是福的观点 , 那会受到大家的质疑 。
其实 , 每一种观念的出现 , 都是有价值的 。 要知道 , 存在的本身 , 就是价值 。
对于每个人的一生来说 , 该怎么活 , 如何去活 , 活得怎样 , 这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
季羡林先生说过 , 有太多的人 , 被困于名缰 , 被缚于利索 。 同样是昏昏沉沉 , 浑浑噩噩 , 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
现代人 , 往往多了对于名利追求的暴躁 , 而少了对于个人价值追求的心安 。 到最后 , 越活越怀疑自己的人生 , 越活越怀疑自己的价值 。
|季羡林:早日离开红尘俗世,摆脱毫无价值的人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图片

02
长寿 , 为什么就未必是福气呢?
《庄子》中有言:“多男子则多惧 , 富则多事 , 寿则多辱 。 ”
男孩生太多了 , 会让家庭崩溃的;人过分富有 , 会惹来别人的觊觎的;人之寿命太长 , 会逐渐活成屈辱的模样 。
之所以说“长寿”不好 , 要么是因为有些人身处于病痛当中 , 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 慢慢地 , 他们就认为早归去 , 早幸福 。
或者说 , 有些人认为 , 自己已经经历过这漫长的一生了 , 该看透的东西 , 都看了一遍 。 该面对的事儿 , 也都全然面对了 。 既然经历过 , 又有何遗憾呢?
有一位作家说过:“所有人都觉得多活五百年最好 。 我看不尽然 。 当你拥有了能够生存的金钱 , 有了充足的食物 , 把风景都看过一次后 , 这人生 , 也就经历过了 , 何必需要长寿到两百岁?”
红尘俗世走一遭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不论是长寿也好 , 还是事与愿违也罢 , 有很多事儿 , 都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 。 我们所能做到的 , 只能是逐渐经历 , 逐渐老去 , 仅此而已 。
|季羡林:早日离开红尘俗世,摆脱毫无价值的人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图片

03
人这一生 , 看透了也就不快乐了 。
网络上 , 总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看透了人生 , 你才能感觉到心底的幸福 。 ”
其实 , 一个人 , 如果真的想要快乐 , 那还是不要看透比较好 。 一旦看透人生 , 看透这世道的规则 , 那你就会感觉到痛苦不堪 。
季羡林老先生谈到的“人生的种种相 , 众生的种种相” , 都不过是一瞬间而过的虚妄罢了 , 百态的红尘 , 百态的俗世 , 皆是种种不同的生活和选择 。
有些人选择拼了老命去赚钱 , 谁知道等身体患病了 , 中年后被老板辞退了 , 才慢慢地明白 , 在市场上 , 人 , 只是“价值”的一部分而已 。
有些人选择争名夺利一辈子 , 等老了 , 退休了 , 地位和人脉都消失了 , 才彻底明白 , 人生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 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些人毫无选择 , 只能在痛苦中度过这一生 , 那他们就会看透这世间的“种种相” , 发现众生皆苦 , 红尘皆苦 , 万般皆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