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被霸凌,29岁出车祸,姐弟异地恋,她的半生里藏着人生的哲学( 二 )


90%的人 , “出厂设置”都是不完美的
1983年 , 赵涵出生在北京的筒子楼里 , 就像电视剧《金婚》中看到的那样 。
许多人共用一个厕所、在楼道里做饭、一间房隔着餐厅和卧室 , 家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 , 街坊四邻瞬间知道 , 毫无隐私而言 。
在这样的环境下 , 赵涵天生话痨 , 小小年纪每天像居委会大妈一样 , 坐在家门口 , 对过往的邻居“嘘寒问暖” , 也不管有没有人搭理自己 。
赵涵的父母经常出差 , 用她的原话说是“一走就杳无音讯” , 她便只能借住在各个邻居家里 。
即便邻居都很淳朴热情 , 待她如公主一般 , 但是 , 父母不在身边 , 寄人篱下的孩子 , 总是比一般孩子更懂事敏感 , 又活泼自立 。
吃 , 是赵涵天生的爱好 , 从小被称为“大胃王” , 父母为了弥补无法陪伴的缺憾 , 对她几乎有求必应 。
结果 , 赵涵吃个大胖子 , 12岁时 , 就已经116斤 , 初二时 , 体重达到了126斤 。
因为笨重的身体 , 行动不方便 , 被同学踢飞的足球砸中太阳穴 , 造成脑震荡 。
稍微大一点 , 就被父母送到寄宿学校 , 每逢离家去校时 , 都会哭成泪人 。
在学校里 , 赵涵体会到了丛林法则 , 被同学孤立、排挤、霸凌 。
从小到大 , 父母不在身边 , 加上身材原因 , 并不自信、极度敏感的赵涵选择了隐忍、退怯地度过了2年的住校生活 。
12岁被霸凌,29岁出车祸,姐弟异地恋,她的半生里藏着人生的哲学
文章图片
直到初二下学期 , 她的东西不知道是第几次不翼而飞 , 她有了“绝对反击”的念头 。
说干就干 。 她锁定目标后 , 将对方的东西扔进垃圾桶、用剪刀剪破她们的衣裤 。
从此 , 她的住校生活恢复了平静 。
关于这些经历 , 赵涵引用了余华的一句话: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 , 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 。 ”
有人说 , 自己出生不好 , 人家出生在罗马 , 自己一辈子也到不了罗马;
有人说 , 父母已经是自己的宿命 , 一切努力 , 都是在填补原生家庭的深渊 。
其实 , 每个人的“出厂设置”都不会太完美 , 穷人有穷人的艰辛 , 富人有富人的不易 。
人生能走到哪一步、走到什么程度 , “出厂设置”只是一个开端 。
起决定性作用的 , 始终是一个人是否有成长型思维、是否善于反思与总结 , 不断成长 。
90%的人 , “人生说明书”都是缺失的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 , 有这样一段台词说: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总是如此 。 ”
每个孩子出生时 , 是带着响亮的哭泣而来 , 人们以为 , 这是生命的喜悦 。
其实 , 哭着来到人世 , 又何尝不是在出生的那一刻时 , 便体会到了人生的不易 。
成年之后的赵涵 , 也并没有很顺利、很幸运 。
29岁那年 , 回家途中的赵涵 , 遭遇车祸 , 加上初中时“脑震荡”留下的后遗症 , 导致寰枢椎半脱位 , 很难康复 , 经常复发 。
复发严重时 , 生活不能自理 。
大学期间寄宿在他人家中 , 遭遇女房东酗酒、暴力、情绪障碍 , 对他诸多挑剔;
遇到真命天子 , 却是“异地恋”和“姐弟恋”的叠加 , 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
没有彩礼 , 没有婚姻 , 好不容易结婚 , 又旧疾复发 , 长时间不能下床 , 需要人照顾;
留学考试 , 分数被错判 , 申述复议被驳回;
工作后 , 被领导要求学术造假......
如果说人生如戏 , 她的人生 , 应该比戏还精彩 。
对于这些经历 , 赵涵有过沮丧、抑郁 , 甚至放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