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 河北男子2000元定存20年,到期应取9万,银行:最多给你9000元( 二 )


文章图片
那年代的2000元,可是一笔真真切切的巨款 。普通的工人或职工,每个月的薪水不过几十元,哪怕高薪的双职工,也要不吃不喝一年多才能攒下这笔钱 。
所幸老骆是个手头宽裕的商人,还是位未雨绸缪的父亲 。“生活基金”的储蓄,完全契合了他高瞻远瞩的筹谋 。
没过几天,老骆果然欢欢喜喜地到青县支行存了2000元 。
薄薄的存单攥在手心里,老骆觉得心头大石“咚”地一声,平稳地落下了 。
之后,老骆忙于事业和生活,渐渐地,也就遗忘了这笔存款 。
存款 河北男子2000元定存20年,到期应取9万,银行:最多给你9000元
文章图片
2009年9月的一天,老骆在家中翻找东西时,发现一只陈旧的箱子 。他把箱内的本子和纸张一一打开,猛然看见那张2000元的存单 。
纸片已经磨损卷边,所幸字迹还能看清 。细读之后,老骆才想起20年前,自己确实存过这样一笔钱 。而且,当时他选择了存期最长、利率最高的那一档 。
如今期满了,连本带利该有9万6千多元 。钱虽不多,但支付儿子的学费也绰绰有余,还能贴补一些家用 。
恍如隔世的“意外之财”,让老骆颇为欣喜 。他来到青县支行的柜台,将存单和身份证一并递出:“你好,我取一下全部本息 。”
存款 河北男子2000元定存20年,到期应取9万,银行:最多给你9000元
文章图片
营业员接过一看,瞬间傻眼了,脸上写满了“我从没见过这种存单”的疑惑 。她看看老骆,又看看存单,说声稍等后,拿起了桌上的座机 。
不一会儿,银行经理来了 。
两人面面相觑了很久,依然无法辨别存单的真假 。经理只好往上汇报,上级答复:“20年前,我们的确办过‘生活基金’业务,这张存单是我们开具的,上面的印章也是真的 。”
老骆一听,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恢复了平静 。毕竟时间太过久远,他生怕银行早就不记得这项业务了 。
好在银行领导承认存单是真的,这就意味着老骆的9万多元本息也是被认同的 。
然而,没等老骆激动太久,营业员开口道:“骆先生,因为政策有变,抱歉无法给您兑付9万多元利息了 。我们核算了一下,最多能付9000元 。您看,现在要取出吗?”
老骆如遭雷击 。
存款 河北男子2000元定存20年,到期应取9万,银行:最多给你9000元
文章图片
他不可置信地望着几个工作人员,详实地把当年存款的状况说了一遍,还拿出那张利息一览表给他们看 。
可不管老骆说了多少个来回,那几人仍声称银行不是想赖账,而是上级有规定,他们不敢兑付这笔利息 。
连番追问下,老骆终于知道了原委 。
央行的政策规定,定期存款的存期最长为五年 。超过五年后,客户可以续存下一个五年;若没有续存,则会自动转为活期存款,利率随之下调 。
政策还规定,五年定存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3.6%,但老骆的存单利率已经高达9.6% 。
存款 河北男子2000元定存20年,到期应取9万,银行:最多给你9000元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老骆的存期和利率都不符合国家规定,因此,银行无法给他兑付利息 。
这套说辞让老骆觉得很不可思议,他质问道:
“这么多年没人通知我来续存,转成活期,我已经蒙受了不少损失 。20年前,谁又能预知国家会出台怎样的政策?况且,这个政策是我存钱以后才出的,你们现在拿来套用,合理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