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非防晒产品收入大幅增长 , 由2019年的280万元 , 增至2020年的7650万元 , 并进一步增长至2021年的4.96亿元 , 其收入贡献率也由2019年的0.7%增至2021年的20.6% 。
营销高企
年轻女性们对抗衰老和皮肤保护的意识在提高 , 表现为防晒服饰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 , 由2016年459亿元 , 增至2021年611亿元 。
市场很大 , 马龙干劲十足 。 他认为 , 和许多网红品牌类似 , 要从新品牌快速成长、占领用户心智 , 最重要的就是“砸钱做营销” 。
招牌要响亮 , 明星达人来助力 。 马龙选择和艺人赵露思、关键意见领袖(KOL)合作等方式 , 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推广 。 仅2021年 , 蕉下就与超过600个KOL合作 , 这为品牌带来超45亿浏览量 。
马龙格外注重营销策略 , 对如何抓住年轻女性的需求点 , 简直了如指掌 。
例如 , 蕉下贝壳防晒帽靠着关键词“显脸小、高颅顶” , 打开市场 。 其在天猫旗舰店月销量超过10万 。 此外 , 除了传统营销方式 , 马龙还善于利用露天音乐节、旅行等主题场景推广 , 强化防晒在城市户外生活中的重要性 。
效果喜人 。 2019-2021年 , 蕉下营收分别为3.84亿、7.94亿和24.07亿 , 其中2021年收入较2020年同比增长超200% 。 同期 , 毛利率也由50%提高到59.1% 。
可马龙真正收入囊中的钱却很少 。 报告期内 , 蕉下经调整净利润仅为0.2亿、0.4亿及1.4亿 。
辛辛苦苦挣的钱 , 很大一部分进了网红们的口袋 。
2019-2021年 , 蕉下分销及销售开支占收入比例逐年上升 , 分别达到32.45%、40.7%和45.9% 。 仅2021年 , 公司广告及营销费用约5.86亿 , 占蕉下当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
同时 , ODM(代工)模式也让马龙的钱包消瘦不少 。
蕉下把所有产品的生产主动权交给合约制造商 , 由外包生产商们以销定产 。 2019-2021年 , 公司的销货成本分别为1.92亿、3.38亿及9.86亿元 , 占总收入的比例均在四成以上 。
DTC卖货
马龙一直坚持“精选单品”的独特方法论 。 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的爆款伞具 , 验证了精选单品理论的可行性 。
而近年来 , 蕉下的爆品贡献度逐年下滑 , 前30款热销精选单品贡献总收入的比例 , 已由2019年的99.8%降至2021年的74.1% 。
有专家认为 , 长期来看 , 爆品收入的降低 , 侧面印证了蕉下的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有所加强 。
铺开的产品线 , 需要更庞大的消费群体来消化 。 马龙建立了DTC(直面消费者)驱动的全渠道销售及分销网络 , 简而言之就是销售渠道各个击破 。
蕉下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天猫旗舰店 , 付费客户总数由2019年的100万人 , 增至2020年的300万人 , 并进一步增至2021年的750万人 。
2020年 , 公司又扩展了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平台 。 既然KOL营销投入颇多 , 马龙就顺势而为 , 采用大主播直播间和平台KOL的打法 , 双管齐下 , 抓住了种草社区与直播电商的红利 。
头部博主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 据胖球数据 , 2021年 , 头部主播李佳琦为蕉下带货三次 , 总销售额约2880万 , 贡献了蕉下全年1.2%的销售额 。 蕉下还在淘宝与63名主播合作 , 销售额破亿元 。
直播间和种草生意红火 。 2019-2021年 , 蕉下的线上渠道贡献收入超八成 , 其中线上店铺销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60.9%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男星4位颜值忽高忽低的男星,明明现代装这么帅,一到古装就不行了
- 产品男女衰老有迹象,养成6个习惯,老年斑晚点“报到”
- 时间宝藏男士必备,头发蓬松干爽,立马变型,交给畅醒来护理
- 卡戴珊从香水顾问到卡戴珊背后的男人,我说的是金大姐的化妆师
- 发型 ?男人过了40岁,尽量避开这3种“发型”,油腻显老,颜值高也没用
- 因为小米有品推出男性护肤套装,用了它油腻大叔秒变清新小伙
- 木耳 男生相亲服饰万能单品,看下你的衣柜里有没有?
- 发型 天热别再剪锅盖头了,夏日小男孩发型来了,剪完都很帅
- 兰芝 男人到了中年,这3种发型记得避开,俗气又油腻,长得帅也白搭
- 初恋艾比穿白T+格纹裙在街头跳舞,清纯似初恋,不敢信是个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