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尽量不影响别人,但其实又都在尽量支持别人追求合理的权益,尽可能地维持住曾经我们在这个城市拥有过的【美好】 。
文章图片
(放一些自己曾经拍的上海)
那天晚上的这些聊天内容,让我坐在马桶上爆哭了十几分钟 。
我不知道是什么心情,我就是觉得至少那一刻,我在这个城市逐渐失去的安全感,又被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给一点点拉了回来 。
事情真的未必会走入最糟糕的境地,但当你不断下坠的时候,如果有个人,坚定地告诉你,不要怕,他可以做那个底,那么你也会使劲儿努力地挣扎,尽一切可能停止下坠,不成为那个去摧毁别人的人 。
这个事情让我再次清晰的意识到:能拯救一个人的,一定不是谩骂,而是善意 。
后来我把这些事讲给同学群里的人听,竟然有人diss我们的邻居 。大概意思就是指责他们乱来,应该坚定地不允许阳性的人在家才对 。
我根本不想讨论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已经说过了,我们小区群里讨论的是不得已的居家 。
这也是我第一次对老同学毫不客气,不为什么,因为我早就说过了,我拥有朴素的生活观,我永远不会去听一个人把自己描述的多么有大局观,多么理性,多么‘无私’,在真实的生活里,我永远坚定地选择那个在艰难时刻,把背借我靠一靠的人 。
至少在那一刻,我们的邻居,就是那个借出了自己脊背的人 。这样的人值得我维护 。
文章图片
我的同行倪一宁之前写上海,说她最喜欢的,是上海永远理直气壮地追求美好 。
作为一个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人,我对上海的感觉更复杂一些,我觉得这个城市的气质是——它泾渭分明,但从不双重标准,它允许某一个人用较劲儿的方式定义自己的美好,但不干涉甚至鼓励其他人也都这么活着 。
在这里生活的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边界和权利寸步不让,但它允许你也守住自己的边界 。就像我们群里讨论的那样,要求“不瞒报”是对自己边界的守护,允许对方无奈之下的居家,是对别人边界的守护 。
这是我最初来上海最不适应的地方,有时甚至会和家人吐槽,至于吗,一件小事,真的有必要这么斤斤计较吗?
但现在,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点,因为在上海住了一年多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人,可以被允许这么活着 。可以大声地拒绝世俗里自己并不喜欢的一些东西,且不会被人指责 。
上海很大程度上,治好了我曾经对这个世界的“讨好感” 。
因为讨好无用,大家靠手吃饭,也因为“不讨好”不再是一种错 。
我依然热爱着上海,无比希望它快一点好起来,也坚定地相信,一切过去之后,它还是那个我喜欢的上海 。
本期作者:林宛央 。公众号:宛央女子 。潇洒派生活者,畅销书作者,未来知名编剧 。一个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却过得比谁都潇洒的姑娘 。忌矫情,治拎不清,喜欢你的不盲从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iuxiangjie0122 。
微博:@林宛央
个人公众号: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
【上海 小区每天都有新增,而我依然热爱【上海】】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同心守沪 | 上海市审计学会在行动
-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解封”不“解防” 快乐浅浅尝走出小区第一天 沈阳老铁们“花式庆祝”2...|走出小区第一天 沈阳老铁们“花式庆祝”
- |上海疫情,因为两包方便面对丈夫寒心了,婚姻何去何从?
-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书
- 林子祥|林子祥夫妇为上海加油,两人满头白发很般配,叶倩文被赞优雅老去
- 婚姻 上海疫情,因为两包方便面对丈夫寒心了,婚姻何去何从?
- 巴掌 上海阿姨怒打私教耳光:我几十万白给你了,只因男子行为举止过线
- 复婚|“疫情结束就复婚”上海女子被封控在前夫家20天,终于答应复婚
- 可口可乐|可乐真的可以“换万物”!上海这个小区的实测获30多万网友点赞
- 夫妻感情 上海出租屋丈夫偷吃30个水饺:疫情,夫妻感情的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