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6、造成暴力沟通的四个因素

是非暴力沟通呢?实际上这是一套标准的沟通流程及方法 , 有四个步骤 , 第一步:要讲出你看到的客观事实 , 而非你的观点;第二步:要表达你的感受 , 而不是表达你的情绪;第三步:要分享你的需要 , 而非指责;第四步:要提出明确的请求 , 而非命令 。
|《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6、造成暴力沟通的四个因素
本文图片

非暴力沟通就是非常简单的四步:讲事实、讲感受、讲需要、讲请求 。 但即便是简单的四步 , 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到 , 为什么?因为我们常常被暴力的情绪所掌控 , 用卢森堡博士的话说:“如果我们只想改变他人 , 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 , 那么 , 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 。 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相交 。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 , 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 。
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 , 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 , 那么 , 他们才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 , 而非命令 。 ”所以坚持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人沟通 , 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而且在沟通的过程中 , 还会有很多造成暴力沟通的因素 。
|《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6、造成暴力沟通的四个因素
本文图片

第一个因素就是道德评判 ,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行为 , 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时候 , 我们就会把他的行为看作是不道德的 , 或是错误的 。
在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本书里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故事 , 话说有一天柯维坐地铁的时候 , 看到有一个爸爸带着几个孩子 。 那几个孩子当时就是完全地失去了控制 , 特别地闹腾 , 已经妨碍到了周围的人 , 但是那个爸爸毫无作为 , 就一个人在那坐着发呆 。
这个时候 , 柯维明显有点情绪 , 而且内心已经给这位爸爸下了评判:这是一位不负责任的爸爸 。 于是他就走过去 , 带着不满跟那位爸爸讲:你要管一下你的孩子 , 那个爸爸突然惊醒 , 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 孩子的妈妈就在一个小时前刚刚去世 , 所以现在孩子们可能也和我一样都有点慌乱 。 对不起 。 ”听完这位爸爸的道歉与解释 , 柯维觉得自己异常地武断及狭隘 。 所以我们一旦内心有了道德的评判 , 沟通的话语肯定就是暴力的 。
导致暴力沟通的第二个因素是比较 , 你看看人家老张开的车 , 看看老李一年赚多少钱 , 这可能是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抱怨 , 真正悲惨的人生 , 就是从比较开始 , 真正的伤害也是从比较开始 。 尤其是为人父母 , 千万别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 千万不要说:你看看谁谁多懂事儿 , 你看看谁谁学习多优秀等等 。
|《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6、造成暴力沟通的四个因素
本文图片

第三个暴力沟通因素是回避责任 。 我们太愿意使用“不得不”了 , 好像什么事情都是他人逼我的 , 都是他人的责任一样 。 妻子让你少点加班 , 多陪陪孩子 , 你说我不得不加班啊 。 你跟朋友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喜欢 , 朋友劝你那就别干了 , 你却说:为了生活 , 我不得不干啊 。 这些话似乎听起来都有道理 , 但是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 , 就不会作出选择 。 确实有人会说 , 很多事情就不得不做啊 , 领导让我做的事儿 , 我能不做么?一天上班就够累了 , 回家还要照顾孩子喂奶换尿布 , 也是不得不做的啊 。
那我们看看卢森堡博士是怎么说的 , 有一次在与家长和老师讨论回避责任所带来的危险时 , 一位女士气愤地说:“有些事你确实不得不做 , 不管你是否喜欢!我认为 , 告诉孩子有些事他们也不得不做 , 并没有什么不对 。 ”于是卢森堡博士请她举例说明 , 比如什么事是她不得不做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