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契可尼效应”:越是得不到的感情,人的执念就越深( 二 )
爱情这东西 , 就是如此 。
当你没有跟爱的人在一起时 , 你不断幻想着你们在一起的种种可能 。
不仅如此 , 你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陷入执念之中 。
睡觉时想着对方 , 吃饭时想着对方 , 他已经成为了你意识中无法磨灭的烙印 。
文章图片
但是 , 当你得到了这段感情 , 跟爱的人走到一起 。
随着时间推移 , 对方在你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 就会逐渐崩塌 。
你逐渐意识到:
“原来我爱的人 , 也不是完美无瑕的”
“原来他也有缺点 , 让人无法忍受”
“原来爱情最好的样子 , 是两个人暧昧的阶段”
这让我想到了大才子李敖与胡因梦之间的情感趣事 。
李敖对胡因梦感情的失望 , 源于一件有趣又让人哭笑不得的生活琐事:
胡因梦在某个阶段便秘 , 在卫生间的时候 , 因为便秘而憋得满脸通红 。
刚好李敖下班回到家里 , 火急火燎地跑到卫生间 , 看到了胡因梦的窘态 。
于是 , 胡因梦在李敖心中的“完美形象”就此崩塌 。
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
一个人对你的爱 , 有时候是虚幻的;他只是爱想象中完美的你 , 而不是生活中有缺点的你 。
文章图片
-03
人性的悲哀:怨憎会 , 爱别离 , 求不得
什么是怨憎会?
一个特别讨厌的人 , 偏偏又跟你朝夕相处;避无可避 , 躲无可躲;明明想要远离 , 却又不得不生活在一起 。
这是一种无奈 , 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痛苦 。
什么是爱别离?
彼此相爱 , 最终却又分离 , 这是一种痛苦 。
什么是求不得?
爱而不得 , 求而不得 , 失而不得 。
你爱一个人 , 却无法跟对方在一起;
你想要达成某个目标 , 想要某件东西 , 却始终无法如愿;
你失去了某个东西 , 却再也得不到了 。
文章图片
在《白马啸西风》中 , 李文秀说过两句话:
第一句:“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 , 又深深地爱着别人 , 能有什么办法?”
第二句:“那些都是极好的 , 可我偏偏不喜欢 。 ”
这两句话 , 不仅是李文秀的心声 , 更是我们在感情中的无奈和妥协 。
既然我爱的人不爱我 , 那又能怎么办呢?
尽管别人很好 , 可偏偏不是我最爱的 。
一边是无奈 , 一边是妥协 ,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 , 大抵如此 。
文章图片
今日话题:
你会产生“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这种想法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别再和前任“纠缠不清”了,真的很不值得!
- 异性之间,发“在干嘛”,若收到这3种回复,那就麻烦了
- “有外人上桌我就不吃”婆婆和姑姐一唱一和羞辱儿媳,儿子掀了桌
- 一个男人,允许你涉足他的“禁区”,是和你来真的
- 男人对你有没有“变心”,其实不难看出
- 心理学:凭直觉选一朵花,揭露你的潜意识里是否害怕婚姻
- 方一诺|《亲爱的小孩》:“拒绝肖家,耗着谢家”,方一诺的自私,拖垮了多少人?
- 女人藏不住的3种“异常”,证明已经变心了,你经历过吗?
- 能够抓住男人心的女人,大多都有这些“共性”
- |心理学“契可尼效应”:越是得不到的感情,人的执念就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