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关于要富养女儿的论断仍时有浮现 , 然而关于富养 , 很多人只知表面不知根本 , 以为所谓的富养是指好吃好穿地供着孩子 , 带他们住五星级酒店 , 吃法国米其林大餐 , 用最好的电子产品 , 穿最贵的衣服 , 并以为这就是给女儿长见识 , 这就是帮她开拓眼界 , 让她见识上层社会的生活 。
然而这都错了 。
本文图片
长此以往 , 你也许会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 , 甚至越来越物质虚荣拜金自私 , 凡事只肯要最好的 , 受不得一丁点委屈 , 也许有的父母见状还会感到欣喜 , 暗叹终于培养出女儿的高贵典雅气质了 , 孩子的生活品味也跟着上来了 。
但这只是徒有其表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殊不知背后的一些隐患 , 会给孩子未来的人生添加无尽障碍 。
本文图片
民国名媛陆小曼 , 出身高贵 , 父亲陆定是国民党高官 , 后任财政部司长和赋税司长 , 母亲是名门闺秀 。 父母希望女儿成为一个才华横溢能诗会画的淑女 。
陆定从小就聪明 , 学习能力强 , 功课也好 , 曾就读于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 。 他留学日本期间 , 跟着名相伊藤博文学习 , 伊藤博文对他也十分赞赏 。
陆小曼无疑遗传了父亲的资质 , 天资聪慧 , 学什么都比别人快 。 除此之外 , 出身在这个家族里除了显赫家世、聪明机智、容貌、财富等 , 她还有父母倾注的全部宠爱 。
本文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呢?
陆小曼是幸运的 , 但也是不幸的 。 家世给她带来那些好处 , 没有被她善加利用 , 反而因为家庭状况 , 她获得更多宠爱 , 但无止境的宠爱往往会损害一个人的福报 。
陆小曼父母一共生养了九个孩子 , 不幸的事 , 这对夫妇的其他孩子都在幼年或青年时期夭折了 , 只有陆小曼是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 。 在那个年代 , 因为重男轻女思想 , 很多女孩不被父母重视 , 但陆小曼父母不然 , 因为有那些经历 , 他们对这个女儿 , 不仅不嫌弃 , 反而格外爱怜她 , 将所有的爱只倾注给她 。
陆小曼真的是上天的宠儿 , 是陆家独一无二的公主 。 然而这未必只是福 , 其实也是祸 。
本文图片
长大了的陆小曼 , 的确十分惹人喜欢 。 据说她十多岁时 , 就已经通晓英法两个语言 , 能弹钢琴 , 能写一手蝇头小楷 。 平时还学油画 , 空闲时间还会读武侠故事 。 在学校 , 她是备受瞩目的学生 , 在社交场 , 她是首屈一指的名媛 。 长期被种种光环和荣耀所笼罩的陆小曼 , 几乎无法独处 , 并且无法忍受宁静平淡的婚后生活 。
她习惯了被人瞩目 , 习惯了被人们追捧 , 等结了婚后 , 她只能做王庚的太太 , 每天打牌听戏 , 吃饭聊天 , 进出有人伺候 , 也不用太操心家里繁杂琐碎 , 按理说 , 这样闲散舒适的婚后生活 , 古往今来都是很多女性所向往和追求的 , 但陆小曼偏偏做不到安守本分 。
她想要宴会上的风光 , 想要舞场的热闹 , 想要觥筹交错迎宾会客 , 唯独不希望守着丈夫和孩子过平静的日子 。
本文图片
就这样在无趣的生活里 , 陆小曼和徐志摩逐渐产生交集 , 而且还是在她与王庚的婚姻里 。 这就牵涉到道德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肖路的“缺点”,方一诺的“挑剔”,看过这部剧的人为何气愤?
- |搭伴一年就散伙,52岁女人:除了夫妻间的琐碎事,其余都指望不上
- |你的吼叫对孩子有警示作用吗?刚好相反,父母越吼,孩子就越笨
- |男人爱一个人到心坎里的样子:“不敢”
- |一位70后的自述:五十岁是一道坎,缺少这几个条件,就过不去了
- 乡愁|乡愁如酒|回不去的阜阳,忘不了的金种子酒
- |“为了35块钱外卖,你骂了我4天,还想让我辞职生二胎,美的呢”
- |追女生的五个游戏规则,看看你有没有符合要求的。
- 亲爱的小孩|鸡飞狗跳、气氛压抑,明为揭露现实,实则贩卖焦虑,怪不得官媒批
- 亲情|我理想中,成为亲情的爱情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