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徐志摩与陆小曼新婚2个月后:写信给张幼仪,内容满是不甘和醋意( 四 )


到底是多么无法忍受陆小曼的张扬 , 这两位老人才风尘仆仆离开家门 。
她理解陆小曼的举动 , 那些看似出格的行为 , 其实就是应该她习惯了被追捧的生活 , 纵然已经结婚 , 但是却改不了她的肆意任性 。
值得一提的是:徐申如老两口不辞奔波来找张幼仪 , 一是询问是否愿意与徐志摩复婚 , 如果愿意的话 , 他们会想尽办法让徐志摩和陆小曼离婚 。
当张幼仪表明自己与徐志摩再无可能的态度后 , 老两口像受挫般再次沉默 。
张幼仪知道 , 现在不是解决问题的时候 , 陆小曼与公婆的矛盾 , 似乎也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
为了让两位老人宽心 , 她承诺自己会想办法处理好这些家事 。
可是这样的事情 , 又该怎么处理呢?素来聪慧睿智 , 被徐申如视为主心骨的张幼仪 , 此时也犯了难 。
【与陆小曼新婚2个月后 , 徐志摩主动给张幼仪写信:我闷得慌】
其实 , 此时犯难的 , 又何止张幼仪呢?
徐家父母选择投奔张幼仪的举动 , 让徐志摩感到万分难堪 , 他始终想着如何向陆小曼解释;但陆小曼似乎对这种局面更加满意 , 因为没有了公婆的监督 , 她的生活更加逍遥自在 。
但随着北伐战争的开始 , 硖石渐渐减卷进战线 , 这对新婚夫妇不得不结束他们的清静生活 。
1926年12月 , 徐志摩和陆小曼为避兵灾 , 乘船到了上海 。
失去了父亲的经济援助 , 徐志摩和陆小曼只好暂居不起眼的小旅馆中;但即便这样 , 喜欢热闹的陆小曼 , 依旧展示着她的交际魅力 , 在灯红酒绿的上海舞厅玩到天黑才肯尽兴 。
陆小曼的挥霍 , 无疑让两人的生活更加窘迫 。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 徐志摩怀着复杂的心情 , 给张幼仪写下那封满怀醋意的信:
“幼仪 , 前日父亲来电 , 知道你们都好 , 积锴进步很快 , 我很欣慰…你们虽是新组建的一家 , 听来倒也温馨热闹 , 不像我们避难之人一般落魄 , 母亲说 , 在你那里比在家里还要自在些 。 ”
这封信表面虽是问好和叙家常 , 但字里行间的醋意不言而喻 。
想来也是:即便两人离婚多年 , 徐家父母始终将张幼仪当做自家的真正儿媳 , 甚至能够不顾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生活 , 风尘仆仆前来北平投奔张幼仪 , 这样的依赖和信赖 , 即便是作为亲生儿子的徐志摩也能难获得 。
同样的 , 经济拮据的他 , 在写这封信时 , 也会不自觉将两方境况进行对比;而这番对比 , 也为他带来落寞的感叹:
“我们在上海的生活是无可说的 , 曼在母亲行后就病 , 直到今日未见好转 , 我也闷得慌 , 在这破客栈里困守着 , 还有什么生活可言 。 ”
可以说:即便和陆小曼仍处于新婚期 , 但生活和处境的拮据 , 也让徐志摩生出了对婚姻的无奈和彷徨 , 一句“我也闷得慌” , 似乎有些博张幼仪关注的意思 。
而事实上 , 徐志摩的处境 , 也的确引起了张幼仪的同情 。
徐志摩|徐志摩与陆小曼新婚2个月后:写信给张幼仪,内容满是不甘和醋意
本文图片

收到书信后的张幼仪 , 深怕因为公婆来北平的事情 , 再让徐志摩和陆小曼产生误会;所以她第一时间写信给徐志摩 。
一来解释徐家父母北上是自愿 , 与她无关 , 二来对徐志摩眼下的生活表示了理解和同情 。
做完这些事情后 , 她又给徐志摩寄去了充足的生活费 , 足够他与陆小曼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 , 体面生活一段时间了 。
也是这场通信 , 成为张幼仪开始接济前夫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开始;在陆小曼挥霍无度 , 徐志摩四处奔波却无法填补开支所需的那些日子里 , 一直是张幼仪为他寄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