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我们常说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变气易命?

作者:黎荔
作者:黎荔我们常说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变气易命?
文章图片
作者:黎荔我们常说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变气易命?】我们常说 , 人各有命 , 各安天命 。 所谓天意难违 , 对有些天命的降临 , 既然无能为力 , 便要学会坦然以对 , 可偏偏有些强者 , 敢于与天相抗 , 试图变气易命 ,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比如那位“六国毕 , 四海一”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 , 自秦亡后直到今天 , 对他的评价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 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 , 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 , 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 , 但《过秦论》、《史记》、《战国策》、《新语》、《淮南子》、《盐铁论》、《汉书》等典籍中的对秦始皇均为负面描述 , 指斥他“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过秦论》) 。 反正 , 秦始皇是一个大誉大毁集于一身的封建帝王 , 刚毅戾深 , 刑杀为威 , 很少在史料中见到他真实人性的一面 。 不过 , 有一个北大藏汉简《赵正书》与众不同 。 话说北大图书馆中藏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孤本、善本 , 那些传承中华文化文脉的中华古籍或海外回购 , 或百年传承 , 或民间捐赠 , 以后有空 , 可以说说我在北大国书馆古籍过刊中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翻看的日子 。 回头来说北大藏汉简《赵正书》 , 其中对秦始皇形象的刻画非常具体 , 从不同侧面彰显了秦始皇将死之时的悲痛、疑虑、惆怅、不舍的感情 , 为我们加深对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的全面了解 , 提供了不少新材料与新视角 。
比如 , 秦始皇的“天命观”在传世文献中很少涉及 , 《赵正书》则可以补充这方面的资料 。 秦始皇曰:“吾自视天命 , 年五十岁而死 , 吾行年十四而立 , 立卅七岁矣 。 吾当以今岁死 , 而不知其月日 , 故出游天下 , 欲以变气易命 , 不可于?……吾霸王之寿足矣 , 不奈吾子之孤弱 。 ”据此 , 秦始皇的“天命观”可总结为:知天命但却想易命 。 从某种程度上看 ,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逻辑 。
孔子主张“知天命” , 《论语·为政篇》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秦始皇临死之前也是五十岁 , 但他的“知天命”与孔子不同 , 他想延命抗天 , 变气易命 。 这种“知天命但却想易命”的态度 , 说到底还是对长生的渴望 , 也即希望打破“天命”的束缚 。 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中评价秦始皇道:“他的人生观自然是一位非命主义者 , 他不相信‘死生有命 , 富贵在天’ , 所以他想永远长生 , 而富贵始终在他自己的手里 。 ”无疑这是《赵正书》中秦始皇的注脚 。
作者:黎荔我们常说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变气易命?
文章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 , 秦始皇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 但秦王朝又是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朝代 。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 , 与秦国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 。 秦是以一游牧民族立国 。 从立国之日起 , 秦就处于同敌人战斗的环境中 。 “秦人耐苦战”是历史造成的 , 统治者的“酷烈”也是同这种战争的残酷现实相一致的 。 从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 , 其统治手段始终是极为残酷的:“夷三族”、“夷九族” , 这在其它诸侯国是极为罕见的 , 殉人多至上百也仅见于对秦的记载 。 我去过那个空气中千古散发着淡淡血腥味的凤翔秦公一号大墓 , 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 。 这里暂不说秦始皇的千秋功罪 , 只以“欲以变气易命”来看 , 秦始皇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 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 在“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长生情结驱使下 , 派出了五百童男童女往东海求取长生不老仙药 , 可以说率先作出超越常人思维的人类延命的科幻探索 。 从此 , 不少历朝历代帝王便把这项事业列入了朝廷的科技攻关计划 , 一个个前仆后继 , 壮心不已 , 求金浇铜铸长生不坏之身 , 镇守江山社稷直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 。 ——秦始皇是不是很愚昧 , 妄求长生 , 做一些痴人说梦的傻事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