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圣经》中说 暗恋的雏菊,永远单纯美好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作者:黎荔《圣经》中说 暗恋的雏菊,永远单纯美好】《圣经》中说 , 上帝用了六天来创造天地万物 。 第三天 , 上帝创造了大海和高山 。 “上帝在这一天还创造了其他的东西 。 忽然之间 , 地上铺满了花、草、植物 。 上帝说‘有’ , 它们就有了 。 大地变得美丽了 。 第一批玫瑰花开得多么艳丽 。 白色的雏菊、黄色的金凤花与青翠的草交织成一片美丽的图画 。 ”这是关于上帝创世纪的记载 。 我知道玫瑰在西方文化中无比贵重与丰富的寓意 , 而青翠小草是植物世界中最广泛的存在背景 , 可朴素平凡的白色小雏菊 , 为什么会成为上帝创世的代表性植物呢?
只要在杂草地里 , 就会有星星点点的雏菊 , 紫色 , 黄色 , 橙色 , 纯洁的白色 , 颜色清新 , 生气盎然 , 天真烂漫 。 雏菊就像是一曲淡雅的歌 , 淡淡的芬芳 , 飘过在大片的田野 。 仿佛有人在你的耳边轻轻吟唱 。 雏菊生命力旺盛而长久 , 从早春二月 , 直到仲夏五月 , 甚至到七八月份 , 还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雏菊 。 它是生机勃勃 , 它是太阳的眼睛 , 永远单纯快乐 , 永远朝气蓬勃 。 在花丛中 , 它的盛开最为长久 , 在花丛中 , 它的美从不违和 。
文章图片
之所以叫做雏菊 , 是因为它和菊花很像 , 都是放射状的线条花瓣 , 区别在于菊花花瓣纤长而且卷曲油亮 , 而雏菊花瓣短小笔直 , 就像是未成形的菊花 。 故名 , 雏菊 。 孩童时代 , 我们笨拙地拿起笔 , 画出的最简单的花朵 , 就是雏菊的形状 。 尤其是白色雏菊 , 它的颜色代表了极致纯洁 , 它的花苞代表了初始而美好的状态 。 雏菊天生散发着一种少女的意味 , 清水挂面般的头发 , 永远穿着白衬衣 , 干净简单 , 沉默如金 。 样貌安静而美好 , 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
雏菊的花语是暗恋 , 象征一种不能告白的隐忍的爱 。 暗恋 , 是因为某种无法跨越、无法实现的阻隔 , 隐藏在心底的爱 , 像雏菊一样纯洁 , 但却迟迟不能表达 。 潜滋暗生的爱 , 往往深沉而隐秘 。 雏菊式的爱 , 是默默地喜欢一个人 , 为她/他做一点实在的事 , 有一种爱叫我没有资格 , 但我仍守护在你身后 。 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爱的方式 。 那种感觉 , 就好像一朵平凡的雏菊 , 白色的小花 , 匍匐在一望无际成海洋一般的绿草地上 , 依然仰着小脸、挺着腰身、眼神炯炯 。
文章图片
年轻 , 苦涩 , 芳香 , 雏菊与暗恋是同一种味道 。 散发着少女清香的雏菊 , 它的情调是一种少女的心境 , 是初恋的忧伤 , 是暗恋的辛苦 。 在每个交错的瞬间 , 只是低头走过 , 再远远地一瞥张望 。 不懂占有的爱欲 , 却又恋恋不忘 , 大概只有初识爱情滋味的少女才会拥有 。 总是在心底怀想了千遍 , 却在启齿的瞬间忽然暗哑 , 只是那样爱着 , 看着 , 守着 , 期待着 。 暗恋的雏菊 , 在多少年以后 , 已为人妻 , 或为人母 , 再回头去望 , 曾经爱恋的男子或许已然面目模糊 , 而那段情愫却遗落了曾有的痛苦和纠结 , 只余下轻轻淡淡略带怅惘的美好 , 如雏菊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摇落 , 记忆里浮动的幽香 , 纯净、真实、难以形容的美好 。
看过2006年由香港导演刘伟强执导 , 全智贤、郑宇成、李成宰联袂主演的韩国电影《雏菊》 , 刻画的正是一段秘而不宣的暗恋 。 一个杀手每次收到黑色郁金香的时候 , 他就知道又要开始工作了 , 因为那是执行任务的暗号 。 他厌恶自己身上充满火药味 , 于是 , 开始种花 , 种雏菊 , 因为雏菊是洒落阳光的纯洁之花 。 在乡村的那段时间 , 杀手看见了一个画画的女孩 , 每天在田野间写生 , 画雏菊 。 她每天都要走过一小段窄长的木桩到小河对岸画画 , 看她战战兢兢、连走带跑的穿过木桩 , 有天她不小心滑到河里 , 杀手奋力跑过去 , 还好 , 水很浅 , 他只是远远看 , 偷偷帮她打捞上画具 。 后来 , 他把木桩修成小木桥让她经过方便 , 她惊喜得像个孩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炎夏 夏天的清凉扑面而来
- 作者:黎荔最近在用气味图书馆(Demeter)的城市系列 气味图书馆:西安的气味
- 荀诩|《风起陇西》原著:糜冲死后身上的青稞麦穗,帮荀诩揭开烛龙真相
- 在张爱玲的《红玫瑰和白玫瑰》里我们可以得知男人面对女人 对于男人而言,女人最大的绝情不是断联
- 疫情|疫情,正加速淘汰这七种人
-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高三学生焦虑无处不在,无时不候,正在消耗你的健康指数
- 燕破岳|《特战荣耀》大结局完美收官,燕破岳让人刮目相看,他们笑得好甜
- 婚姻|《亲爱的小孩》已结局,但关于婚姻的思考还没结束
- 周深|周深、胡梦周惊艳合唱,多元素编曲梦回《开端》,悬疑感拉满
- 作者:黎荔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生存是需要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