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练习——自我价值的重建 。一个母亲
因为外企的工作模式 , 杨云习惯了被各类指标和产出裹挟 , 小组有一节课留下的作业是 , 给自己写一封情书 。
小组带领人vivian说她写得很像绩效评估 , 但杨云依然很喜欢自己在情书里写到的那段话 , “2022年的关键词是离婚和上海封控 , 但你过得充实 , 享受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气 。 ”
拿到离婚证后不久 , 杨云经历的第一件大事:上海封控 。
疫情让生活充满不确定 , 只有每周六晚上7点开始的小组重建课是始终不变的 。 杨云在小组认识了9位独抚母亲和一位小组带领人 , 她说那种感觉像是有了并肩作战的队伍 , 她形容导师带给她的力量 , 是“慈悲的” 。
隔离的一个多月里 , 杨云从慌乱到平和 , 她开始练习瑜伽 , 学习从容与接纳 , 也突破了自己 。 她勇敢敲开对面邻居的门 , 想看看独居的老人是否需要帮助;她见证了小区居民上演的“阳台音乐会” , 有人用炒菜锅当乐器 , 在不同空间整齐合唱 。 她看见上海 , 这座城市的轨迹和她一样 , 从起初的混乱到逐渐恢复有序 。
本文图片
▲ 在家动手做2022爱心沙拉 。一个母亲
唯一有些遗憾的 , 是隔离期间 , 杨云弄丢了那只陪伴她三年的小猫 。 小猫也许是因为关在家里太久 , 耐不住寂寞 , 趁杨云开门时 , 一溜烟就没了踪影 。
杨云心急如焚 , 找了很久 , 都没能找到 。 她在说服自己坦然接受 , “也许无常才是寻常 , 就像离婚 , 就像丢猫 。 ”
她开始从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无常 , 她觉得 , 也许痛苦的另一面是成长 , 也许小猫只是来陪伴她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 现在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
▌与人相守几十年 , 终究还是要看看最低处的那儿 , 能不能忍得下去
在杨云心目中 , 邓雨不是她刻板印象里的律师 , 她真实而接地气 , 愿意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许多故事和感受 。
那些故事大多来源于邓雨的真实生活 。
和先生提交离婚申请那天 , 是邓雨结婚七周年的纪念日 , 拿到离婚证 , 她觉得整个人松弛下来了 。 在那之前的一整年里 , 她形容自己时刻处于“战斗民族”的状态 。
结婚是2014年 , 那时邓雨三十出头 , 家人开始催婚 。 在当时看来 , 前夫是不错的人选 , 相识多年 , 知根知底 , 曾经短暂地恋爱过 , 分开后一直是朋友状态相处 。
在双方家人的催促下 , 邓雨和先生领了结婚证 , 她觉得 , 如果只是找一个人过日子 , 和老公是朋友的状态也不错 。 在邓雨眼里 , 先生是一个“阳光又可爱”的人 。
后来 , 许多事情开始不一样了 。 她和丈夫都喜欢喝茶 , 婚后 , 丈夫在茶城开起了一家茶叶店 , 先生家境尚可 , 开店也不太为了挣钱 , 更像一种消遣 。
久而久之 , 邓雨发现丈夫逐渐困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 “社会人要承担的一些责任 , 职场上的东西 , 他都没有 。 ”
与之而来的是生活里的鸡毛蒜皮 , 丈夫会因为各种事情和她大吵大闹 , 一次 , 只是因为邓雨在厨房放了一块肥皂 , 丈夫就瞬间翻脸 , 指责她不讲卫生 。
结婚前 , 丈夫常对别人夸邓雨 , 他说 , “邓雨这个人特别好 , 忘性大 , 什么坏事都不记仇 。 ”结婚后 , 却变成了 , “你怎么这样?你怎么什么都能忘?”
工作压力很大 , 但更让邓雨感到压抑的 , 是一回到家就要面对丈夫阴沉的脸 。 后来 , 丈夫开始在许多小事上说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母亲节|你养我长大 我陪你变老
- |孙卓回来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四英激动得热泪盈眶,哽咽着感谢卓宝
- |这是我看过最特别的母亲节告白
- 本文转自:海广网感恩母亲节妈妈 这篇推送的主角,是心中最爱的你......
- 方舱医院|想见老伴最后一面!8旬上海阿婆躲在方舱医院角落默默哭泣!
- 张柏芝|3个儿子陪张柏芝过母亲节:每人送一袋暖心礼物,张柏芝超级开心
- 郭晶晶|郭晶晶庆祝母亲节:婆婆朱玲玲出镜,63岁仍旧肌肤光洁状态好
- 母亲节|母亲节专辑?海报|如果风景会说话,今天它们说……
- 今年母亲节你买礼物了吗?
- 本文转自:长江网长江网讯(记者吕映雪)“妈妈 为母亲做一顿“儿时的味道”,为年迈的母亲洗头…… 母亲节,长江头条上充满了温情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