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新不答话 , 他开始抽泣起来 。
“我如果处在你的地位 , 我决不像你这样懦弱无用 。 我要自己作主 , 替二哥拒绝了冯家亲事 。 我一定要这样做!”
他不敢违抗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权威 , 因此 , 他不敢为自己的真爱抗争、为弟弟的幸福抗争 , 他成了一个只知道哀怨和痛哭的懦夫 , 一个被弟弟指责不开窍的庸人 。
所以 , 当我再看梅芬处世的态度时 , 我发现了他们性格里的“不谋而合”:
本文图片
梅芬在经历了一段不美好的婚姻 , 守了寡后 , 她那多愁善感的情愫 , 和悲观厌世的态度 , 愈发的明显了 。
她对觉新这样说:
“我自己倒不要紧 , 我这一生已经完了 。 不过我不愿使你痛苦 , 也不愿使她(瑞珏珏)痛苦 。 在家里 , 我母亲不知道我的心事 , 她只能用她的心忖度一切 。 我的悲哀她是不会了解的 。 我这样活下去 , 还不如早死的好 。 ”她长叹了一声 。
在面对张蕴华(琴)的真心话时 , 她是这样回答的:
“三表弟方才说过环境有关系 , 我觉得很有意思 。 我们的境遇不同 。 我赶不上时代了 。 我一生只是让命运在摆布 , 自己不能作一点主 。 我哪儿还有幸福呢?”梅说着又把琴的手拉过来轻轻地捏住 , 偏了头看看琴 , 称赞道:“琴妹 , 你真值得人羡慕!你有胆量 , 你有能力 , 你不会像我这样 。 ”
所以 , 如此看来 , 梅芬与高觉新的性格里 , 都带了面对挫折的悲观 , 和不好抗争命运的怯懦 , 所以难怪他们的思想不谋而合 , 志趣相投了 。
家人不理解和不认同
本文图片
在高觉慧和高觉民眼里 , 大哥觉新是一个“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绝对领头人 。
他胆小怯懦 , 且没有抗争精神 , 总是在强权和权威下 , 无抵抗的接受 。
所以 , 这样的姿态 , 自然不能让身为新青年的弟弟们理解 。
在高家 , 觉新生母早逝 , 父亲看似态度温和 , 但言语却不容置喙 , 所以 , 身处高家这个大牢笼里 , 高觉新更是没有什么知心人 , 能说些知心话了 。
毕竟 , 他的思想与处世态度 , 很不受年轻一辈的弟弟们喜欢 。
本文图片
而在梅芬的家里 , 她的遭遇也同样如此:
高觉新在和弟弟们谈到梅芬时 , 说了这样一席话 , 让我深觉他们都是那不被理解、无人可以倾诉的同类人:
“你不明白 , ”觉新摇摇头说 , “她怎么能够忘记过去的事情?她们女人家最容易记起旧事 。 如果她的环境好一点 , 她有一个体贴她的丈夫 , 那么她也许可以忘记一些 , 我也就可以放心了 。 然而命运偏偏作弄她 , 使她青年居孀 , 陪着那个顽固的母亲 , 过那种尼姑庵式的生活 。 你想我怎么能够安心 , 我又怎么能够忘记她!但是我多想到她 , 我又觉得我对不起你嫂嫂 。 你嫂嫂那样爱我 , 我还要爱别人 。 像这样过下去 , 我会害了两个女人 。 你想我怎么能够宽恕自己?……现实太痛苦了 。
“陪着那个顽固的母亲 , 过那种尼姑庵式的生活 。 ”
这一席话 , 道出了梅芬的遭遇 。 她的弟弟仅仅几岁 , 她的母亲连她生病都不知情(这里面也有梅芬的刻意隐瞒) , 可见这样的家庭里 , 怎会有一个知心人陪她讲心里话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尤琪|《请叫我总监》原著:尤琪跳崖前的遗书,写透了她的不甘和遗憾
- 莘野|《独立电影人》:我爱你,不再是病了
- 爱情|《女人四十取舍之道大全集(超值金版)》近期必追好文,越看越上头
- 01引言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钱是好东西 钱,是行走时的刚需,但钱也不会是人生的全部
- 张桂芬|读《知否》,父母该如何为女儿计深远,张桂芬的母亲从3点告诉你
- |《干草堆里的爱情: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选》近期必追好文,越看越上头
- 麦琪的礼物|《麦琪的礼物》:双向奔赴的爱情才有意义!
- |妻子有家不回,丈夫伤心倾诉:她伺候我一个月,还要了3000块钱
- 声生不息|《声生不息》公布第二次竞演歌单,李克勤、毛不易唱《最佳损友》
- 艺术家|短短5天时间,5位老艺术家先后离世,李蔷华 任德川老师同一天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