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护肤是种病 过度保养只会越“养”越老( 二 )


8 每次一有新品 , 便踊跃尝试购买 , 特别相信广告词 。
听专家说: 还是那句话 , 别看广告看疗效 。最安全的保养品 , 还是应该经过肌肤长期监测后 , 才可以使用 。而那些层出不穷的新科技 , 你知道它真正有效的作用力是多少吗?很多时候即便是品牌本身给出的实验室效果检验数据 , 也需要客观对待 。
它们也都可能毁了
你的肌肤屏障!
危险分子可能比主打成分效力更强
比如说我们常讨论5%的果酸乳液是否有效 , 但剩下95%的其他成分包含了防腐剂、乳化剂、可能的香料、定香剂等10多种成分 , 你需要思考的是 , 究竟是这5%渗透得多 , 还是95%渗透得多 , 谁的作用更大 , 到底带来的风险大还是效果大?
渗透好真不一定是件好事
经过肌肤监测发现 , 从保养品渗透及累计来看 , 滋润型保养品渗入多半较浅 , 清爽型则更容易长驱直入 , 对于那些长期过度依赖清爽型产品的人 , 它的伤害主要表现为 , 毛发损伤或损失 , 还有浅真皮微血管扩张与增生 。
洁面产品可能是罪魁祸首
很多人觉得洗面奶不会有任何风险 , 但洗面乳的某个成分长期使用可能会令毛孔堵塞 , 皮肤酸性保护膜的形成机制开始损伤 , 造成干燥 , 甚至会令真皮层变得敏感 , 并产生黑斑 。如果在这种肌肤已经受损的情况下 , 为了改善干燥及黑斑现象 , 你可能会寻求美白保养品修正 , 而美白保养品多半含有某种酸性成分 , 反而会刺激已经因为干燥而长斑的皮肤 , 令它更敏感、更脆弱 , 角质层更难溶解 , 粉刺现象更为严重 。
你到底有多需要控油?
肌肤的大前提基本是 , 只要细胞不喜欢、无法承受 , 皮肤的基本结构就会损伤 , 如果细胞喜欢 , 皮肤的基本结构就会渐渐自我修复 。而皮脂腺细胞的天生使命就是出油 , 而控油成分要完成它的控油使命 , 所以必须压制皮脂腺细胞执行分泌油脂这个使命的能力 。从皮肤生理演化过程来看 , 皮脂腺细胞是为了对抗环境压力 , 才会大量产出油脂来保护皮肤 , 强制控油等于剥夺了皮肤细胞对外界的自我保护 , 所以没必要有点油光就拼命压制 。
肤质的粗暴划分会让你选错产品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油性肤质、干性肤质 , 也许根本是暂时的肤况 , 而且很多时候是某种受伤程度后的肤况 , 要分为基础肤质和即时肤况 , 才更为合理些 。所谓的油、中、干肤质 , 只是短期内肌肤表现 , 就算某人瞬间很油 , 不代表他就是油性皮肤 , 不表示就可以或必须使用控油成分 , 因为用错产品自然会带来风险 。
要相信
肌肤自己的修复实力!
●让皮脂膜自我修复 , 维持它的分泌畅通 , 不仅可以降低新生青春痘的机会 , 甚至过去因错误成分导致不断发炎的痘痘肌 , 都能慢慢地自我排除与修复 。
●正确的洗脸水温一般设定在20℃~30℃之间 。记住清洁的最重要准则 , 洗完脸有些轻微紧绷感 , 在不用化妆水和乳液的前提下 , 紧绷感绝不超过30秒钟 , 这就是正确洗脸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指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