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售的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含量不超标还好,但有些不规范的厂家对有害物质不进行标明,而会标明一些它根本不含有的好的成分,比如说人参等植物萃取物 。”
据了解,对苯二胺和邻苯二胺在国际癌症协会的致癌物质列表中属于致癌3类,也就是说“有限的证据显示其可能致癌,即证据不充分 。”
欧盟的CLP(欧盟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目前还没有将对苯二胺列入致癌物质当中,也还没有企业提供对苯二胺致癌的有效证据 。但也有可能有进一步的毒理实验数据会标明对苯二胺应被分类为致癌1类或2类,所以,目前,只能说是怀疑对苯二胺致癌 。
“对苯二胺在染发剂的制作中起到持久染色的作用,据我们观察,所谓的纯植物染发剂,都有一定含量的对苯二胺 。所以过敏的人慎用 。”
医生说,虽然对苯二胺的致癌性存在争议,世界范围内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染发能致癌,但对苯二胺的致敏性却是证据确凿,毫无冤枉,早在20世纪前,人们就知道含有PPD的染发剂可以引起接触性过敏反应 。2006年,美国接触性皮炎协会将PPD列为当年的接触性过敏原,而对PPD接触过敏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 。
安全染发剂须获“卫妆特字号”
2007年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仅仅将半永久性和永久性染发原料共93个列入准用染发染料名单 。因为这些染料大部分是苯胺类或酚类化合物及含有潜在的危害性的化学成分,因此,《化妆品卫生规范》不仅仅规范了最大允许使用量,而且这些成分都必须在标签上标注,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警惕 。比如配方中使用了对苯二胺或其它苯胺类原料时应标注 。
另外,染发剂的外包装上还要标注警示用语:“对某些个体能引起过敏反应,应按说明书预先进行皮肤测试;不可用于染眉毛和眼睫毛;如果不慎入眼,应立即冲洗;专业使用时,应戴合适手套” 。
需要如此谨慎对待的染发剂,作为一种可以改变头发颜色的功能性原料,是必须经过卫生部的批准,取得特殊批准文号后才可以生产销售的 。
专家说,无论是号称含有植物成分的染发剂,还是普通的染发剂,必须是获得“卫妆特字号”,才能证明其安全性 。“通过特字号的染发剂才是经过动物和人体安全性实验,包括致癌性等长期的安全实验 。对于仅仅标注‘香化协字’或其它批号的染发剂是没有用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频现疑似染发剂致癌 半年烫染一次是底线
- 染发剂千万别混用 小心引中毒
- 图 小心!染发剂让你悄悄“中毒”
- 留心染发剂导致严重过敏
- 买口红需用戒指测试“毒性”
- 染发一族的健康选择
- 市民染发过敏脸肿胀 一年内使用染发剂勿超两次
- 致癌染发剂 到底染黑了谁?
- 染发剂能致癌?你怎么看
- 植物染发剂也会致癌 无害替代品还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