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不同,不必解释(深度好文)( 二 )


有些人 , 你对他卑躬屈膝 , 只能换来他的得寸进尺;
有些事 , 你可以取悦讨好 , 只会换来轻蔑和怠慢;
解释得越多 , 越容易被人怀疑、嫌弃、远离 。
争论得越多 , 越容易被人反对、打击、伤害 。
很喜欢余秋雨说的一段话:
“我们对这个世界 , 知道得还实在太少 。
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 , 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 。
当哪一天 , 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 , 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 。
人生 , 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 , 一种沉闷的重复 。 ”
|认知不同,不必解释(深度好文)
本文图片

罗永浩也说 ,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很多时候 , 解释的人生 , 注定是一种被动、悲哀的一生 。
因为每每遇到十个不同人生处境的人 , 倘若你都需要向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解释清楚自己对每件事的看法、想法和心得 。
那么 , 你的人生时光 , 终将耗费在“浪费口水”、“浪费口舌”之上 。
而且 , 你的内心也会觉得越来越无聊 , 生活越来越被动 , 而且也会觉得这种沉闷的生活方式 , 让自己越来越痛苦 。
处境不同的人 , 心境自然不同 , 自然很难做到相互理解 。
因此 , 心境不同 , 自然无法解释 。
九边说:
“两伙人想聊某件事 , 需要共同的一些知识或者经验储备 , 不然就是鸡同鸭讲 。
背景的不同 , 造成了观念割裂非常严重 , 更关键的是 , 一些基本的共识也遭到了质疑 , 各种圈子之间互相越来越理解不了彼此的担忧 。 ”
我们生活在人世间 , 不可能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 都能够理解你、包容你、善待你 。
正如你自己也无法苟同于所有你所遇到的人一样 , 所以 , 保持一种“大辩不辩”的智慧 , 就是对人生最好的“解释” 。
|认知不同,不必解释(深度好文)
本文图片

2:认知层次不同 , 不能解释
有人说:
眼睛不一样 , 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耳朵不一样 , 听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嘴巴不一样 , 说出的东西就不一样 。
著名的“盲人摸象”故事:
天生盲人根本无法整体认识一头大象 , 所以在摸到大象腿部的时候 , 会说它是一只水桶 , 摸到尾巴的时候 , 说它是一条蛇 。
于是 , 各执己见 , 争论不休 , 谁也不信谁 , 谁的解释都无法得到对方的承认和认可 。
人遇到了眼前陌生的事物时 , 因为既不了解 , 也没经验 , 容易乱加揣测 , 妄自判断 。
但不管怎么说 , 怎么形容 , 怎么想象 , 都跟真实的具体事物相差甚远 。
尤其可见 , 当两个人在同一件事物上有着不同的认知时 , 自然谁也无法向谁解释得清楚 。
《道德经》中说:
“上士闻道 ,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 大笑之 。 ”
认知水平高超的人 , 察觉到了“道”的奥秘之后 , 便会努力实践 , 而认知水平中等的人 , 在涉及“道”的智慧时 , 似乎学到了 , 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
最后 , 认知水平最低级的人 , 总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和怀疑的心态来排斥“道”的智慧 。
|认知不同,不必解释(深度好文)
本文图片

显然 , 这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认知水平很高了 , 所以自以为早已洞悉一切 , 只想着动嘴 , 从不愿动手 , 没有半点实践精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