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细胞膜的功能、影响钙的新陈代谢及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 。
·使细胞增生,活化原始致癌物质 。
·活化热行击蛋白质(heatshockprotein),即使没有发生烫伤也有烫伤反应 。
·造成dna断裂、染色体异常、自由基产量增加、细胞紧张及提早老化,手机辐射之强将使dna遭到伤害后而无法修补 。
·导致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减弱、头痛及眩晕、睡眠障碍、神经性退化、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及癌症 。
·干扰身体脑、头、耳、脖及脸等部位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
·大量使用者(每月使用1000或2000分钟以上者)患神经上皮细胞瘤(neuroepithelialtumors)的机率是少量使用者(每月少于1小时)的两倍,其眼色素层黑素瘤(uvealmelanoma)的罹患率增加三倍 。
瑞典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患癌与使用手机有关系的案例,他们发现使用手机会导致血管肉瘤(an鄄giosarcoma) 。当地肿瘤专家及脑癌外科医生指出,患者大量使用手机,手术所切除的脑瘤正好在接听手机次数多的头部的一边,并且与手机天线平行 。
新闻链接:我国儿童手机普及率低
据信息产业部相关人士透露,我国目前儿童拥有手机的现象并不明显,特别是12周岁以下儿童中拥有手机的更是少数,“但具体的比例目前甚至还没有统计过” 。
目前,儿童拥有手机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非常常见 。据德国媒体报道,2003年,在10岁到13岁的德国儿童中,几乎半数拥有手机 。同时,该国2004年儿童拥有手机的数量已经从100万部增加到160万部 。有数据显示,在香港,6岁至15岁儿童的手机拥有率高达29% 。在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国家,这一比例也都接近25% 。
对于儿童手机在内地的面世,许多家长存观望、迟疑态度 。儿童使用手机的副作用除了辐射可能带来身体伤害外,儿童自控能力差可能分散上课的注意力,不良信息可能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相互攀比购买手机可能助长不良风气,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被偷被骗等等 。
有销售人员表示,尽管有很多家长对儿童手机存有疑虑,但是对于儿童在外安全的牵挂也可能促成家长给孩子购买儿童手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长更愿意让儿童接触并应用先进科技 。
内地首个儿童手机
去年国庆节,东信推出了面向儿童的专用手机机型“贝贝通”,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专门以儿童为定位的手机,主要面向的用户群体是6岁到12岁的儿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忧郁妈妈容易抚养出暴力儿童
- 电视儿童成家长心病
- 今日儿童明日的世界领导者
- 儿童化妆品渐成气候
- 预防意外伤害从家长教育做起
- 城市儿童缺乏“绿色”
- 儿童也患季节性情感障碍
- 8妙招3分钟解决干燥和电脑辐射
- 儿童身高较1992年增3.3厘米
- 夏季儿童防晒护肤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