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黛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多年以后 , 面对分崩离析的末代乱世 , 林黛玉还会想起在梨香院打趣宝玉那句“早知他来 , 我就不来了 。 ”
我叫林黛玉 , 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 我发现最近网络上有些很火的“黛玉文学” , 网友模仿我的语气怼男朋友:“平日里,我说的话,全当耳边风了,从未听过我一句话 。 怎么别人说的丢个垃圾你就应了,比圣旨还快 。 ”对此 , 我的评价是仿技拙劣 , 不过是银样镴枪头 。
虽说我的爱好是读书写诗呛人 , 别看我弱柳扶风 , 但其实我早就在内心建立了一支与男子不相上下的百万雄兵 。 正是有强大的内心支持 , 我才能在孤苦无依的环境里累月经年地悠然自得 。 虽偶尔对竹洒泪伤春悲秋 , 但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矫弱 , 因我具有不可后天侥装的魏晋之风 。 什么?你不信?那就请君细读此文 。
初进大观园时我很紧张 , 可谓是步步小心 , 处处在意 。 我规范、在封建礼教下佯装妥协我的行为举止:款步姗姗 , 轻声细语 , 礼数更是丝毫不敢马虎 。 老祖宗说让嬷嬷带我去见大舅和二舅 , 大舅母想要留我吃饭 , 我知道这都是虚礼 , 但是这个氛围还是要去营造 。
我想起先生和父母亲平日里教我的那些礼仪 , 接受不是 , 拒绝也应该再婉转一点 , 于是我思索了片刻便对大舅母说:“舅母爱惜赐饭 , 原不应辞 , 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 , 恐领了赐去不恭 , 异日再领 , 未为不可 。 望舅母容谅 。 ”就这样 , 我顺利地跨过了第一个“人情世故”坎儿 。
|我叫林黛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本文图片

我十分尽力地让我看起来像确实能配得上“探花林如海之女”的样子 。 我一步一惊心 , 踏过的不止贾府精雕细刻的板砖寸土 , 更走过我这短暂如花期 , 悲缅似枯叶的人生 , 这寥寥几步 , 就为我转瞬即逝的青春做一悲序 。
我永远奔驰在找寻香丘的道路 , 永远高举愁绪满怀的长旗 。 我笔直地站在大观园里 , 身后的花没有一朵挺过了春天 。 我的眼泪一次接一次地流出来 , 为落花 , 为姑娘们 , 为宝玉 , 为我 , 为这个时代 。
我跟这股吹不尽的秋风对抗了好几年 , 却只能还足他眼泪罢了 。 我爱这些美好 , 却不敢毫无顾虑、纯粹热烈地爱 , 我的爱永远带着悲伤的曲调 , 像是雨夜里被风吹来 , 若隐似无的腐木的味道 , 躲不掉就只能够任由尔尔 。
大观园里的快乐是重复的单调:听戏曲 , 谈笑打趣 , 拜见长辈 , 吃饭 , 吃药 , 然后在夜晚醒来 , 然后落泪 。 我也偶尔坚持一些自己的坚持 , 和探春一样 , 如果我将同你们告别 , 我们起过的诗社 , 和大家拌过的嘴 , 宝玉送来的旧帕子……都将成为我尘封的宝贵回忆 。
我曾对宝玉说我向来喜散不喜聚 , 是因为在喧嚣热闹过后 , 想要回归独属自己孤独的领域时 , 需要割舍的东西太多了 , 我不想再让我的那些悲愁负重前行 。
|我叫林黛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本文图片

我虽然没有嵇康那样的勇气挥毫提笔《与山巨源绝交书》 , 但我坚信无论如何缱绻漂泊 , 我将始终信奉着“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行为准则:不慕强 , 不欺弱 , 不入俗世 , 不献谄媚 。
【|我叫林黛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后人老说我小性爱哭 , 不饶人的性格在贾府让我没有宝姐姐那样的声誉 , 不用你们说我自己也知道 , 我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 。 但你认为我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当然回答说是为了守我内心一片净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