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 耐克,被这届年轻人嫌弃了( 二 )


BCI事件是压倒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
而在被这根稻草压垮之前 , 耐克就已经在作死的边缘不断试探了 。

质量是被吐槽得最多 , 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
虽然每个品牌都会有质量问题 , 但耐克、阿迪达斯之所以被吐槽 , 是因为它的质量真的配不上它的价格 。
为了省钱 , 耐克使出了产能大挪移 , 把原本在中国的工厂 , 往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
成本是降低了 , 但是质量却是大不如之前 。
这可不是我胡扯 , 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
在北美的耐克粉眼中 , 同款鞋子中国产和越南产的收藏价值是不一样的 。
因为中国是服装鞋帽的生产大国 , 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口碑要甩越南制造、马来制造一大截 。

不单是耐克 , 阿迪达斯也一样 。
从2019年开始 , 对这两大品牌的质量投诉就开始增多 。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了一下 , 与耐克、阿迪达斯相关的投诉各有一万多条 。
有个学生 , 花1279元买了一双耐克的跑鞋 , 穿了才一个多星期 , 鞋底的橡胶和泡沫接口就已经开裂 。
难怪有人这样评论耐克的质量 , 你花了大几千买的耐克跑鞋 , 穿了不到一个月 , 脱胶了 , 断根了 , 裂底了 。
「恭喜你 , 买到了正品 。 」
看来 , 现在耐克正品跑鞋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高 , 质量没保证」 。
甚至A货厂家做的仿款 , 质量都碾压正品 。

耐克质量没保证 , 阿迪达斯也是半斤八两 。
有人在杭州阿迪达斯的线下店买了一件春款外套 , 结果第一次穿就被钉子给扎了 。
仔细检查才发现 ,衣服的夹层竟然藏着好几枚钉子 , 他找到门店 , 门店让他找官方客服 。
官方客服又推脱说 , 他们只负责线上的商品 , 线下店的商品不归他们管 。
消费者就这样被当作皮球 , 踢来踢去 。
这已经不只是质量问题了 , 而变成安全问题了 。
不仅质量摆烂 , 对咱们消费者还搞区别对待 。

耐克就因为中外有别 , 还不止一次被送上315晚会 。
南京的郎先生 , 成为了幸运的中签者 , 花了1499元抢到了科比在2008年奥运会夺冠时穿的篮球鞋的复刻版 。
按官方宣传 , 这款鞋子的后跟是带有zoom air气垫的 , 但是郎先生穿着它上球场之后 ,却觉得不对劲 。
鞋子穿着很硬 , 落地的时候明显感觉脚很酸 , 完全没有避震缓冲的作用 。
他觉得很奇怪 , 就在鞋后跟的位置切开了一个口子 , 这才发现里面根本就没有气垫 , 而是实心的橡胶底 。
说好的专利气垫 , 变成了橡胶底 , 这难道不是虚假宣传吗?
他打电话给官方 , 他们承认了中国版没有气垫的事实 , 却不给任何解释 , 也不承认是虚假宣传 。
而是把责任推给了广告 , 说是广告宣传的描述出现了问题 。
还说如果不满意 , 可以申请退款 。

所有的耐克鞋基本上都是在越南等地的第三方工厂代工的 , 按理说原材料和质量不应该有差别 。
如果有差别 , 那就是品牌方故意的 。
他赚着咱们的钱 , 却要玩着所谓的“气垫门”来恶心人 。
同样的套路 , 还不止玩过一次 , 2011年也曾爆出过“气垫门” 。
美版的有两个气垫 , 中国的只有一个 。
现在越玩越过分 , 从一个气垫 , 索性变成了完全没有气垫 。
这种惯性双标和区别对待 ,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耐克在大中华市场 , 真的是膨胀了 。

耐克赚钱赚到手软 , 态度却越来越傲慢 。
甚至已经傲慢到看人下菜、歧视消费者的地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