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杠精”打交道?
这种人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过伤害 , 自我意识非常强 , 因此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要处处小心 , 最好的办法就是表面顺从 , 点明自己尊重对方的想法 , 但是怎样做会更好 。
这样先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自己的想法 , 最后再提出不同的观点 , 这叫不要激活对方的自我意识 。
文章图片
只要你对抗他、逆着他 , 比如明确说:你这样说不对 , 对方就会反驳“我怎么不对 , 我这样说是对的 , 你做得不对 , 你怎么说都不对” , 这叫作唤起对方的自我意识 。
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 无畏的心理对抗往往达不到共赢的效果 , 因为只要对方的自我意识崛起 , 就会过度关注自我的感受 , 关注自我的感觉 , 变会丧失理智 , 和你对着干死磕到底为止 。
与“杠精”沟通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痛苦的一件事吧 , 不过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 。 在《非暴力沟通》中其实就有讲到:一个人在沟通中如果带有的强烈的情绪的话 , 比如杠精在和你杠的时候内心其实是焦虑不安的 , 恰恰说明这个人内心有大量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
文章图片
继续吵下去只会让对方更加愤怒 , 反而适得其反 , 正确睿智的做法应该是询问对方“你觉得是什么样的因素阻碍了我们之间xx”而不是说“我觉得你xx”“我认为你应该xx”
每一个杠精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自我安全感和存在感 , 所以如果遇到那种极度自私的人 , 我们实在受不了大可选择忽视对方 , 不理对方 , 而不是傻不拉几地和对方产生争执 , 这就好比和一个非要说“1+1=3”的人分对错 , 完全没有必要 。
流行的互联网时代总有这么一群键盘侠 , 有他们的地方就有“争议” , 话中带刺,绕着弯讽刺别人 , 这样的互联网杠精可谓是无所不在“难道就我觉得xx”“不是我杠 , 我就问一句xx?”“你自己心理有问题 , 太狭隘 , 才会觉得我杠吧” 。
只要观看的人越多 , 杠的人就越多 , 不管你创作的东西有多么优秀 , 总有人刻意给你唱反调 , 以至于人们直接调侃一句:纯路人 , 别杠 , 杠就是你对 。
文章图片
当然笔者写的文章都是结合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的 , 相信大家都不会来和笔者杠 , 如果你非要杠 , 那我只能说一句:你杠你就对 。
这部分人在网络用语上被称为“杠精” , 我们也授予其一个荣誉称号为“国家一级抬杠运动员” , 那在我们专业心理学上称之为什么呢——俗称“对抗型人格(Antagonisticpersonality)” 。
这类人总是喜欢和人唱反调 , 不管他人说的对与不对 , 习惯无视、忽略、曲解原本逻辑 , 单纯为了反对而反对 , 别人说东 , 他要唱西 , 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 他们深信所有人都要敌视自己 , 坚决不反省自己的错误 , 但又提不出什么实质和有价值的观点 。
岁岁的男朋友 , 就是一个典型“杠精” , 岁岁回忆到上次在楼底下的经历 , 楼下陈大爷很和蔼可亲 , 平时都满面春风 , 那天不知怎么了 , 血压一下就飚上去了住进了院 。
后来才知道是和男朋友聊完天后 , 当时男朋友一直在抽烟消愁 , 陈大爷好心善意忠告“年轻人啊 , 不要吸烟喝酒啊 , 这样才能长命百岁 。 ”
可男朋友倒好直接来了句“那可不一定 , 我二叔不喝酒不吸烟 , 四十多岁就走了 , 我大叔抽烟喝酒八十多了还身体倍棒!这一句直接给大爷整不会了 , 干脆一躺索性碰个“瓷” , “面对这样的杠精我正面杠不赢 , 老子直接给你入正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最伤人的3个字,竟然藏在平常的交流中,千万别说!
-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 “女婿年薪百万,拿20万给你弟买房是应该的”
- 结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父母要退出孩子的生活 老公把钱寄回老家,看到父母满目关怀,我忍不住泪流
- 独自泪流 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所有的理想,早已搁浅在匆忙的坦途
- 网上流行一句话“牛羊才成群结队 优秀的女人,往往都喜欢独来独往
- 写温情文字 一笺浅夏,浅酌流年,纵天涯,也相思
- 最近在某社交平台上 生命已经这么短,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流于世俗而不追求真正想要的
- |时光的河入海流……你可还记得崇左那个凤凰花开的路口
- |调研工厂|520怎么玩?《准到不行的恋爱测试》来了!
- 如今的年轻人 60岁老父亲坚持上班,女儿看到爸爸的一个举动,忍不住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