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可诱发癌症滥用成最严重医源性放射损伤( 二 )


小孩在球场上摔了一跤,父母急忙把他带到了急诊室 。医生检查后向他们保证一切正常,但家长还是坚持:“做一次ct扫描我们才放心 。”医生们经常能遇到这类事 。目前儿童过度使用ct已成为一大担忧 。2001年美国放射医疗杂志上发表了3份报告,强调了儿童放射暴露的癌症危险,指出对儿童需要调整放射剂量 。还有一个研究调查了1000次对儿童的ct扫描,总结说扫描实际上用得太多了,只有7%的扫描检测到了颅内损伤 。该报告的作者、美国儿童国立医疗中心的儿科助教阿塔巴基指出,在许多情况下,医生为轻微受伤的儿童做ct是为减轻来自家长的压力 。
美国肿瘤研究所估计,美国每年对儿童进行200万次~300万次ct 。近10年来本项技术的使用增加了7倍 。
同样的问题在中国也存在,甚至更为严重 。目前,国内有些医院滥用ct检查现象屡见不鲜 。病人稍有问题即做ct检查,有人甚至在一个月内检查数次 。
危害上升缘于理念落后
几年前,北京一家医院曾因向澳大利亚发送未加防护拍得的x线片,受到澳大利亚检疫部门的警告 。而一位外籍孩子在国内医院就诊拍x线片时,跳下床拒拍 。他认为在他们国家做拍片检查时,都给病人围上铅围裙,而在中国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
卫生部早在2002年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应对受检者进行必要的防护 。但是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病人无任何防护进行x线检查,而且鲜有人意识到其中的危害 。事实上,大多数的患者恐怕都不知道卫生部有这个规定存在 。
我国以前对于x线检查是没有限制的 。近些年来,在有关专家的呼吁下,我国开始重视医疗辐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规定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没有被很好地实施 。相比之下,很多国家进行放射检查时,都要求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以使放射损害降到最低 。医生如果有疏漏,很可能因此被吊销放射执照 。美国、日本等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淘汰胸透检查 。在为数不多的使用国家中,英国的使用频率也仅为0.2%,而我国的使用频率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
我国每年约有2.5亿人次接受x线检查,而有20%的检查是无临床意义的 。按此比例,我国每年有5000万人次不应接受x线的照射 。若按1/50万的胸部摄影致癌风险概率计算,则有100人将因x线检查导致癌症 。同时,我国早已成为ct应用大国,ct拥有量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一次ct检查的辐射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检查,是拍一次胸片的400倍~600倍 。ct检查致癌的风险概率也远远大于普通拍片检查 。
导致x线辐射危害比例上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问题并非出在缺少标准,而在于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不够 。”叶滨宾教授认为 。我国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已与国际接轨 。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可能认为患者是偶尔来做一次x线检测,即使没有防护,危害也不大 。实际上,医务人员不应该因为受检者仅仅是来医院检查一次而忽略对他们的防护 。此外,目前患者中缺乏防护意识的人比比皆是 。有些患者甚至自己当起了自己的医生,在缺乏相关知识的情况下盲目地主动为自己选择x线检查 。
科学利用x线检查
放射学检查是一把双刃剑 。当今临床放射学能够迅速发展,足以说明其功大于过 。我们需要做的是兴其利去其弊,让x线永远是人类健康的朋友 。
如何防止不必要的辐射损伤?专家指出,首先要严格控制x线检查的适应症 。接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取决于放射科医师及现有的x线检查设备,而是否需要接受放射学检查,则完全由临床医生决定 。不论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应该学习一点防辐射的知识 。应严格掌握x线、ct检查的适应症,能用非辐射方法(如超声)的就用非辐射方法,能用拍片解决的就不用ct检查 。尤其育龄妇女、孕妇及婴幼儿更要尽量避免ct检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