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少年犯做义工为社会服务惹争议】
少年缓刑犯(未成年犯)做义工,在社会服务中改造自己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减刑机会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法院成立了国内首个少年犯义工团队“展翅青年志愿服务队”,首批8名缓刑少年犯参加了该义工团队并被颁授义工证 。根据规定,少年犯义工在服务期间,表现好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减刑,而表现欠佳者则有可能受到处分 。禅城区法院这一做法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市民的热议 。
![广东佛山少年犯做义工为社会服务惹争议](http://shimg.jingyanzongjie.com/220525/0622026111-0.jpg)
文章插图
据禅城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往,服缓刑缺少主动、具体的帮教措施,常因疏于心理矫治导致重新犯罪率高 。
禅城区法院这次与当地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开展“展翅”计划,将少年缓刑犯组织成义工队伍,就是想通过参与社区义务劳动,辅以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主动对少年犯进行教育改造,使其助人助己、知恩感恩,消除自卑感,扭转逆反心理,尽快融入社会 。
禅城区法院规定,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类服刑青少年,均可以参加义工团队 。队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情况,按季度选择参加不同的服务项目,但必须完成季度工作计划的60%以上 。除作为“展翅”计划项目基地的石湾敬老院外,特殊日期还安排了特色服务项目,包括每周六、日在繁华地带向市民提供导乘服务、每年9月16日至22日宣传“无车日”、每年9月20日参与“公民道德宣传日”等 。
法院还聘请了7名国家心理咨询师加入义工组织 。除全程监督少年犯的义工服务行为外,咨询师在无偿、适度、保密的原则下合理拟定心理辅导计划、科学进行心理测验和会诊,对少年犯的行为认知进行有针对的心理矫正,调整其重新面对人生和积极融入社会的目标,避免二次犯罪 。
对少年犯义工队员的表现也“赏罚分明”:只要服务次数达到工作计划的90%且被服务单位反馈为优秀的为一星级队员,可获奖状一份;超额完成计划工作量,反馈意见为优秀的,可相应获得二到五星级队员资格,获得五星的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减刑 。反过来,如果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矫正、经两次传唤不参加培训、因主观原因不能完成年度工作计划60%的或反馈意见为差的,将可能被注销队员资格,甚至向刑罚执行部门提议处分 。
碰撞 改造少年犯心理的好尝试
对少年犯的改造,从根本上说是心理上的改造,少年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人格的成长期,心理还未成熟 。“展翅”计划着力于完善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值得肯定 。(广州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 李幸民)
避免狱中“交叉感染”
社区矫正做法在国外使用非常普遍,让少年犯参与志愿服务、学习奉献社会,避免了罪犯在狱中“交叉感染”,又能有效防止重新犯罪 。特别是将敬老院定为缓刑犯义工活动基地,使容易冲动的青少年能学到老年人的理性、耐心、冷静 。(中国法学会会员 王学堂)
强制要求会加重逆反
义工就是志愿者,自愿服务是特点 。法院表示不拒绝就是自愿,但在统一组织下,有些少年犯虽然不愿参加,估计也不敢拒绝 。同时表现不好还可能受到处罚,这样做可能反而会加重其逆反心理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郭巍青)
个人身份隐私有待保护
让少年犯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怎样保护他们的身份隐私?尽管“展翅”义工队挂在志愿者协会名下,将法院身份隐去了,对外由志愿者协会联系实施,但这还是很难避免做到保护周全,一旦在与社会接触中遭受歧视,会对少年犯心理造成很大伤害 。(中山大学bbs学生网友)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广东平均气温高于历史同期专家提醒预防呼吸道疾病
- 专家提醒重视青少年结核病防治
- 专家呼吁:关注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
- 专家提醒:青少年要警惕新型的精神疾病--双相障碍
- 常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几率高
- 世卫称吸烟猛于非典 青少年吸烟问题更严重
- 碳酸饮料是酸蚀青少年牙齿杀手
- 父为寻子车祸身亡网瘾少年远离网络
- 艾滋病日关爱青少年
- 广东桶装水灌入自来水假水卖进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