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总体来说,中国人抑郁等情绪问题较10年前得以改善,但轻度躁狂等行为问题却有所增加 。”“躁狂后随之而来的则是抑郁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科的徐俊冕教授则指出,患者可能前一刻还很兴奋,后一刻就突然悲观绝望……周明洁告诉采访人员,轻度躁狂可以说是社会压力过大的产物 。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有一份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就够了,心里没有太多想法;而仅仅过了10年,工作压力却如影随形 。
此外,雷雳认为,中国人的情绪化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的高发 。上海市心理咨询协会9月份的抽样调查发现,强迫症发病率约占人口的0.5%,同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且男性多于女性 。
在调查中还有个有趣现象,即中国人出现抑郁、紧张等情绪时,喜欢用肢体语言表示,如就地打滚等;而西方人则善于用语言表达 。“尽管在2001年,这一现象有所好转,但中国人还没学会释放压力的办法 。”周明洁表示,压力越大,越需要寻求社会支持,找到合适的宣泄方式 。而据国际劳工组织调查显示,在5个工作压力过大的人中,只有6%的人会寻求专业帮助,而绝大多数人则“不发泄、自己憋着” 。
中国人性格将更平和
如果说心理危机只是这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那么在专家们看来,中国人未来的性格走向将回归传统的平和、宽容,人们也会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内容,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
“我们现在的情况相当于20年前的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也是他们当时出现的心理危机 。”肖震宇认为,社会转型期,人们在物质诱惑和工作压力面前,难以停下自己的脚步,与此同时,抑郁、焦虑自然接踵而来 。“但现在西方人逐渐平和了,相信中国人也会朝这一方向发展 。”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曾指出,我们正进入一个以工作不断减少为特点的新阶段 。而健康、积极的“慢生活”则逐渐在西方成为时尚 。近日,中国也出现了不少“慢生活”组织,倡导慢走、慢吃、慢读、慢谈恋爱等理念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或拖延时间,而是帮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平衡,建立乐天、达观的生活态度 。
【国人性格十年变化大排行 更具责任感第一】 专家预测,尽管中国人和西方人越来越像了,但爱面子等特征还将继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新认为:“这是由于西方人更注重人的个性;而中国人的群体性较强,注重社会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教你用水果美白祛斑的秘籍
- 星座香水对对碰
- 给牙齿做美白面膜
- 自制春季各种保健养生茶
- 床上折腾一分钟赢来瘦身十年功
- 亲吻脸颊比握手问候更卫生
- 老人性格内向容易发生急性脑血管病
- 阳光能激发精子活力国人晒太阳少不利健康
- 韩国美女5大高效保湿法
- 院士批驳牛奶致癌论国人需不断加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