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已确认58例气性坏疽病体

 
今天已经是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8天,灾区的人员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与此同时,防疫工作也成为所有关心灾区的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地震灾害后通常会出现哪些疫情?如何防止大灾之后出现大疫?19日下午14:30新华网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杨荣阁、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蒋岩就相关问题进行访谈 。

四川省已确认58例气性坏疽病体

文章插图
主持人:灾害发生后最常见的是哪些疫情呢?
杨荣阁:我感到大的自然灾害过后可能出现的疾病主要就是有水源性的比较多一些 。常见的比如像肠道疾病,再有一些呼吸道疾病以及虫媒的疾病,还有一些人畜共患等等的一些疾病 。
蒋岩:如果我们从疾病的分类上来讲,一般在发生自然灾害之后,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划分包括五个方面的疾病:一个非常密切的是和水相关的疾病;还有一类是因为发生灾害后大量人群死亡后人群密度包括救援人员积聚非常密,所以和人群密度积聚有关的疾病;还有媒介传染病;还有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其他疾病;最后还有因为供给中断(比如水和食物)带来的疾病 。主要分五大类 。
蒋岩:由于水源污染 灾难之后最多的传染病是腹泻
主持人:也就是说如果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就不会发生传染,那和饮用水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饮用水会通过怎样的渠道受污染呢?
蒋岩:一般地震灾害后由于房屋、建筑物的大量倒塌会破坏一些公共的设施,比如管道的破坏、水站的破坏、水池的破坏等等 。因此就会有大量的原来固定的自来水管或者蓄水池等地的水源就会遭到破坏 。
从污染的情况来说很多的是因为一些菌类的侵袭,特别是大肠杆菌会污染水源,在地震中被破坏的工业设施有可能使附近的水源受到有机污染 。一般灾害附近最多的还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 。
主持人:那看来我们最要预防的疫病就是肠道方面的疾病了?
蒋岩:对,因为在自然灾害之后水源问题往往是最严重的问题,而且水质污染大家饮用后可能出现最多的,我们在历史上也看到过的,比如国外报道的孟加拉在一次灾害之后爆发了霍乱,以及在印度尼西亚,甚至美国前几年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台风,在那之后也有一些腹泻病例的报告 。
所以灾难之后最多的传染病就是腹泻 。在一些情况下,大家知道肝炎有很多种,尤其甲肝和戊肝也可以由污染的水源传播 。
2005年巴基斯坦有过一次地震,那次之后曾经有一些甲型肝炎的病例 。
主持人:那通过这次的地震对我们的防疫工作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呢?或者有什么措施可以使我们来借鉴呢?
蒋岩:我想地震之后每个人通过画面获取了很多的信息,也可以看到各级政府做了很多的投入,无论是洁净水的供给,还是现场环境的处理,包括水源的保护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往的一些经验里也是如此,包括我国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也是对水源做了非常积极的处理 。
【四川省已确认58例气性坏疽病体】那除了政府层面和地方工作人员做的大量工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从个体层面上,因为人群大,每一个人一定要做好公共卫生的水源保护,包括个人行为 。
比如说我现在看到现场送水一般都是水车送去的,这是很有利的措施,因为是封闭送过去的,里面也有消毒的办法,是很可靠的 。而且现在也有大量的矿泉水、纯净水送过去,也很可靠 。但是也要提醒大家在吃饭、喝水之前一定要注意洗手 。另外我们大量的矿泉水到了现场,喝了以后一定要注意盖上盖子,如果没有盖上盖子可能会有人不知道没有洗手就抓了就会造成卫生隐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