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请大家闭上双眼,深呼吸 。”
“吸——呼——吸——呼——”
21日上午10时,我国地震灾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在绵竹市遵道镇开学 。
开学后的第一课,是由中国第一位灾害心理学博士董慧娟为28名初二学生上的心理辅导课 。
“好,我们连续做三遍,放松 。你觉得舒服极了,心里很平静 。”28个孩子闭目呼吸,一片安静 。
“现在请慢慢睁开双眼 。”结束了呼吸训练,董慧娟接着说:“前几天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很多亲朋好友离开了我们,很多人的房屋被毁,这是一场灾难,我们都很难过 。
大家可以把这个放松方法教给你们的父母,帮助他们平复自己的情绪 。”上课15分钟后,董慧娟第一次提到了“地震” 。
“灾难并不可怕,是吗?”——“是 。”回答并不特别肯定 。
“为什么并不可怕,因为今天我们灾区的一所希望小学已经开学了 。大家心情高兴吗?”——“高兴!”有的孩子脸上开始出现笑容 。
“看见我们的同学,我们高兴吗?”——“高兴!”
“看见我们的老师,我们高兴吗?”——“高兴!”
“看见我们的新学校,我们高兴吗?”——“高兴!”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大 。
“如果觉得高兴,就伸出我们的手,举起我们的大拇指,好吗?”——“好!”孩子们的大拇指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
“地震后,这么多人来帮助我们,大家觉得祖国强大吗?”——“强大!”
“有了祖国,灾难可怕吗?”——“不可怕!”这次,孩子们的回答有力了许多 。
“我们能够从这么多灾难中走出来,拥有这次新的生命,我们应该珍爱生命,对吗?”董慧娟举起双手做出心形的手势,双手接触的心形——“珍爱”,双手分开的心形——“生命” 。小小大大的心形交替出现在孩子们的手间,朗朗的声音“珍爱”、“生命”在教室里回荡 。
“珍爱生命,从今天开始好不好?”——“好!”
“那么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学习!”孩子们众口一词 。
“有了教室,有了生命,我们能够在废墟中站立起来,开始更美好的生活,我们强不强?”——在董慧娟的带领下,28个孩子举起右臂,右手握拳,喊出“强!强!强!”的口号 。
30分钟过去了,董慧娟的课也接近尾声,她拿起一只表,给孩子们做起一个小小的测试,“现在请大家闭上嘴巴,捏住鼻子,屏住呼吸,我们来看看大家能坚持多久 。”
“好,停!”两分钟后,董慧娟结束了测试,“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坚持了两分钟,这是很难做到的,你们做到了!”走进学生中间,她说,“明年你们就要面临中考了,你们能够面对灾难,能够勇敢地生活,你们有没有信心迎接明年的中考?”——“有!”
“好!”董慧娟举起双手做了本节课最后一个肢体语言训练,“请大家伸出双手,掌心向上,好像我们手里托着什么东西 。它可以是一个太阳,也可以是我们的理想 。现在我们举起双手,我们一起把它放飞了吧!飞起来吧!”——“我的愿望会实现!”——“我们有信心!”
【地震过后的第一节课:心理疏导 现在开始】举起的手慢慢落下,叠放在胸口的位置,孩子们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结束了这堂地震过后的第一节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地震时医生坚持手术:我也很害怕但我不能走
- 汶川地震已造成34073人遇难 245108人受伤
- 生命挺过150小时 映秀镇一被困者脱险创奇迹
- 被困120时获救 医生通过外露的脚输进营养液
- 救治防疫手册发往灾区
- 地震之后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 四川确认遇难人数19509人 估计遇难人数超过5万
- 防疫专家:地震之后为何容易发生传染病
- 救援72小时黄金期已过 抢救成活率等成焦点
- 专家:地震伤员要掌握正确的自救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