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年轻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备受呵护 。有的甚至10多岁了,还和父母一起睡觉,而且父母也大多数呈强势 。虽然结婚了,但心理上总是没有断奶,柔弱的翅膀也就不会飞翔 。由于他们拒绝成长,因此就出现了许多婚姻问题,他们的责任感差,依赖性强,心理脆弱,优柔寡断,以自我为中心,小家子气等 。这不仅难以承担家庭责任,还使他们不会处理婚姻矛盾 。
“回溯疗法”帮她长大
“由于这类心理障碍和他们小时候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就从根源入手 。”陈建国说,在阿玲的心里,一直埋藏着一个恐惧,在她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打碎了家里的一个玩具,爸爸就非常生气地训斥了她,直到现在,阿玲还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个令她恐怖的场景 。“从那以后,阿玲就对父母越来越顺从了,而且加上父母非常强势,阿玲也就越来越对父母变得依赖了 。”
心理治疗也就从阿玲小时候的这一个场景入手,心理专家使用“回溯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让阿玲想像自己回到了四五岁时,打碎了一个玩具,阿玲在想像的时候,还是表达自己非常害怕爸爸的责骂,这时,心理专家就疏导阿玲,爸爸责骂她并不是对她不好,是对她所做的事情生气,阿玲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这样爸爸才能知道阿玲的感觉 。
阿玲每隔两周就要接受一次心理治疗,经常通过这种“回溯疗法”,把自己从小到大一些应该表达自己主见而最后被父母包办的场景重现出来,然后自己再做出一个选择,表达出自己的主见 。连续半年下来,阿玲开始变得有主见了 。
专家说,“成人幼稚病”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病症难以用药物治愈,唯一的办法是接受心理治疗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不是单靠说教就能改变的,应由心理专家来进行专业的长期的干预治疗,要迫使他们面对现实,刚开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况会越来越好 。
彼得·潘综合征
对于行事幼稚、拒绝长大、“想永远扮演孩子而拒绝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学家也将其称为“彼得·潘综合征” 。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 。这类人虽已进入成年,但心理上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他们爱玩、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较依赖他人;对于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责任,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如频繁更换工作,迟迟不愿结婚,不愿成为父母;他们还表现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药剂师一周两次抓错药 患者要求医院赔偿
- 6岁男孩患肾病 吃一年激素体重增至150斤
- 广东惠州一乙肝患者被辞退状告企业索赔7万元
- 四厘米节育环残留在体内 女子忧心忡忡担心游离
- 女孩身高1.7米体重不到50斤 不当减肥隐患巨大
- 女子胎死腹中发现已怀孕2个月 疑电梯事故造成
- 女子被便秘困扰30年 系先天性直肠多了一个弯结
- 退伍军人不愿输给女子 硬撑做120个俯卧撑致病
- 济南一医院把食品当药品开进处方 让患者治疗病
- 患者家庭“伤疤”被揭 怒告医院侵害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