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于丹家学渊源 , 擅长讲课 , 研究生攻读的又是先秦文学 , 他有了主意 。
万卫便将于丹约到中关村一家餐厅 , 说出了打算 , 并向她提出一个要求:讲解内容让15岁以上的人能听得懂 , 并从中受益 。
于丹答应先试讲两期 。
在试讲时 , 于丹将《论语》结合历代集注的注释 , 及自己的生活感悟 , 阐释得深入浅出 , 精彩生动 , 镜头后面的万卫和台领导非常激动 。
本文图片
于丹走上《百家讲坛》
2006年国庆期间 , 于丹正式登上《百家讲坛》讲解《论语》 。
节目一经播出 , 观众好评如潮 , 并引发一场“国学热” 。 很多观众给央视打电话、写信 , 对于丹的讲解称赞有加 。
有媒体称赞于丹是“学术超女”、“国学教母” , 一时间于丹成为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 。
一个月后 , 中华书局与于丹取得联系 , 推出了《于丹心得》一书 。
同年11月26日 , 于丹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参加签售活动 。 热情的读者在书店外排起长龙 , 队伍长达数百米 。
本文图片
于丹在签售现场
当天于丹签售8个小时 , 共售出12600册书 , 到最后 , 她的手指是麻的 , 手腕都累肿了 。
2007年春节期间 , 央视《百家讲坛》推出了10期《于丹心得》 。 全国无数观众在最隆重的节日里闹中取静 , 尽情品尝这道精神大餐 。 节目播出后 , 同样大获成功 。
著名学者顾青评价于丹的讲解:阐释准确 , 有学术根基 , 内容很精彩!
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 , 韩国、日本等国纷纷邀请于丹过去讲学 , 日本的民众将于丹称为“女孔子” 。
面对媒体赞誉 , 粉丝追捧 , 于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 她从没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 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学者 , 只是为普及国学做了一些该做的事 。
04
然而或许是文人相轻 , 或许是有些人出于其他目的 , 他们对于丹在《百家讲坛》的讲解提出异议 , 甚至超出了学术范围 , 进行人身攻击 。
2007年就有人在网上发文 , 断章取义指责于丹 , 可没有激起多少波澜 。
本文图片
易中天、于丹、王立群、阎崇年被誉为《百家讲坛》“四大掌门”
2009年 , 于丹去英国伦敦讲学 , 因对女翻译水平提出质疑 。 对方心存不满 , 在网上撰写《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一文 。
说于丹对酒店条件不满 , 3天连换3间房 , 还说于丹态度恶劣 , 呵斥自己的助理 。
此文一出 , 引起轩然大波 , 一些媒体为博眼球 , 立马跟进 , 极力渲染此事 。 实际情况是于丹只换过一次房 , 因为房间在电梯隔壁 , 担心影响休息 。
另外她去英国没带助理 , 根本不存在呵斥助理的行为 。
然而很多人只相信无中生有的负面报道 , 于丹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 , 几乎没有人听 。
2012年11月17日 , 北京大学举行一场昆曲演出 。 演出完毕已是晚上10点 , 主持人请于丹上台讲一下个人感想 。
本文图片
于丹在北大出席活动
她接过话筒 , 向表演艺术家鞠了一躬 , 表示代表观众致敬 。 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 , 好像是有人预谋 。 台下竟然有人高声呵斥 , 让她赶快下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01卷首语人生 人老了,从容看淡遗憾,从容应对当下的生活,好好生活
- 将一切归零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尽了她内心的从容与智慧
- 01蘑菇成长的初期 希望你在逆境中心态从容,保持所爱,坚持不懈
- |作家刘绍棠:娶归国才女,农村有位红颜知己,三人的真情让人泪目
- 作家贾平凹说:“人能够无知 人生最美的风景,其实是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 于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 喜欢对你泼冷水的人,一定不是真心为你好的人
- |民国才女貌美如花,令高官一见钟情,抛弃首富女儿执意娶她为妻
- 从前 欲得悠然,须要从容
- 静 心静,从容,让自己优雅地活着
- 导语:在温和从容的岁月里 做人要谦逊,在奋斗路上别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