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绝情一点,冷淡一点,自私一点

|中年以后:绝情一点,冷淡一点,自私一点
本文图片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悦人者众 , 悦己者王 。
作家雪小禅说:到了一定年纪 , 是往回收的 。
年轻时我们习惯向外寻 , 在意每一个人的感受 , 到头来委屈了自己不说 , 反而收获的是冷漠与怨怼 。
【|中年以后:绝情一点,冷淡一点,自私一点】中年以后 , 逐渐活明白了 , 人生最紧要是取悦自己 。
付出有尺 , 热情有度 , 才能赢得尊重与真心 , 活出自在与洒脱 。
01
绝情一点 , 永远不要对人太好 。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中年以后 , 你有哪些最深的领悟?”
有人回答说:“茶不要太浓 , 饭不要太饱 , 永远不要对人太好 。 ”
经历越多便越明白 , 真心不一定能换来真心 , 你的好换来的更可能是得寸进尺 。
网友老曹在微博上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
老曹出身贫寒 , 靠自己埋头苦读 , 考上了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 , 又经十多年奋斗 , 终于在北京安家 。
可自那以后 , 他的生活 , 变得乱糟糟的 。
那些老家的亲戚、朋友 , 听说他在北京混得还不错 , 就各种找他帮忙 。
有人找他给孩子补课 , 有人请他安排工作 , 有人让他排队挂号 。
面对乡亲旧友的期待 , 老曹一开始不忍心拒绝 , 忙前忙后 , 都给人办了 。
后来孩子出生 , 父母又卧病在床 , 便不再对别人予取予求 , 没想到那些曾受过他恩惠的人 , 竟在背后数落他“摆架子”、“到了北京人都飘了”……
老曹心凉了半截 , 感慨自己“大方”了这么多年 , 弄得身心俱疲不说 , 竟未落得一个好字 。
傅雷曾说:“人的心理 , 常常是得到的不但不看重 , 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 , 临了非但不感激 , 倒容易生怨 。 ”
你一味妥协 , 别人就当你是软柿子;你一味付出 , 往往换来的是更理直气壮地索取 。
年轻的时候 , 我们尚且精力充沛 , 紧要关头拉人一把 , 是一种仗义 。
可行至中年 , 各家有各家的烦恼 , 这时若再把精力花在别人身上 , 透支了自己不说 , 别人也未必感你的恩 。
力微休负重 , 言轻莫劝人 。
人生过半 , 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
力所能及的忙 , 帮一把是情分 , 力所不能及之处 , 也要坦然拒绝 。
不无底线惯着谁 , 也不无原则讨好谁 。
|中年以后:绝情一点,冷淡一点,自私一点
本文图片

02
冷淡一点 , 你无须对所有人都热情 。
作家张欣说 , 一个人最可怕的想法 , 就是妄想取悦每一个人 , 这既不现实 , 也没必要 。
太过热情 , 只会增加你不被重视的概率 。
作家李月亮写过这么一个故事 。
D在国企的办公室工作 , 她对每个人都很热情 , 任何事情都抢着做 , 事无巨细地关照每一个人的感受 。
有次十几个同事聚会 , 吃完后照例是D去结账 。
她还担心别人等急了 , 几乎是一溜小跑麻利结了账 , 回到饭桌一看 , 一个人也没有了 。
当天回去的时候 , 下了很大的雨 , 她顶着雨幕冲进大街时 , 心里很不是滋味 。
第二天她在电梯里遇见同事时 , 她原以为 , 同事至少会关心下她昨天怎么回家的 , 但同事问的却是 , “昨晚那个大蛋糕 , 你带回来没?”
D说没有 。
对方竟然嗔怪:“哎呀你这记性怎么这么差 , 要是带了 , 咱们中午吃多好 。 ”
D说 , 那一刻她忽然觉得特别寒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