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自己对 , 别人不对 , (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 , 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 , (却)偏偏以为理解 , (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 , (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 , 像这样 , 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 , (就)妒忌他 , 不愿意向他问 , (对)不如自己的人 , (就)轻视他 , (认为)不值得向他问 , (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 , 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 , 不甘愿向他问 , 像这样 , 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 , (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 , 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 。自以为是 , 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 , 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 , (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 , 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 , (错误可就)大了 , 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
不这样(的话) , 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 , 却故意拿它) , 问别人 , 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 , 来逼使那人难堪 。如果不是这样 , (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 , 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 , 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 。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 , 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 , (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 。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 , 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 , 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 , 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 , (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 。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 , 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 , 圣人不一定能做 。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 ,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 那么 , 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 , 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 , 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 。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 , 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 , 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 , 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 , 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 。古人把问作为美德 , 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 , 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 , 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 , 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 , 可悲啊!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下雨天可以泡瑶浴吗
- 夸克软件是干什么用的?
- 抖音不是互相关注的人可以发消息吗?
- 微博年度报告会显示未关注的人吗?
- qq音乐下载的歌曲为什么播放不了?
- qq账号查找和精确查找的区别?
- qq音乐绿钻和付费音乐包的区别?
- 杏干简单的做法怎么做好吃?
- 观赏梅花结的果子怎么吃?
- 老式酥饼的做法和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