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哲学是爱和智慧,最看重人的生命】哲学 , 不该是学术 。
那些成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摆弄“概念”的所谓哲学家 , 和小孩子玩积木没有什么两样 。 在小孩子的眼里 , 积木就是他们的“概念” , 在那些哲学家的眼里 , 概念其实就是积木 。
他们拿着积木 , 进行各种各样不同的拼搭 , 无非就是想搭建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宝塔” , 让同行惊叹一声 , 让学子仰慕一下 。
然后 , 他们会把宝塔拆掉 , 重新搭建 , 过不了多久 , 一个新的“宝塔”又会出现 。
这种做学术式的哲学 , 能有什么生命力呢?就连哲学家同行都难以看懂 , 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了 。
文章图片
与其说哲学是一种学术 , 还不如说哲学是一种经验教训 。 经历了一件事 , 得了一个教训 , 然后终身铭记 , 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传家的遗训 。 这种能帮人规避灾祸的经验教训 , 慢慢的会沉淀为格言 。 格言 , 比搭宝塔式的哲学学术有用得多 。
当然 , 这里只是说经验教训比学术更像哲学 , 或者更有实用性 。 然而 , 经验教训也算不上是哲学 。
真正的哲学 , 只属于那些有故事的人 。
故事是什么?时候曲折离奇的事件 , 是咬紧牙根挺过生死关之后的云淡风轻 , 是一贫如洗时旁人冷漠的眼神 , 是勇往直前的拼搏奋斗!
哲学所谓智慧 , 就是在这种生与死的磨炼中产生的思想结晶 。 所以 , 没有经过生死考验的人 , 不明白坚定的意志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没有挺过生死关的人 , 就不会明白死而复生之后的那种淡然与洒脱到底是什么感觉;没有在生活的大火锅中翻滚跌宕过的人 , 就不会明白颠沛流离到底是什么意思 。
世人只知道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格竹子失败 , 因此不再相信朱熹的学问 。 但是王阳明终究是格了竹子 , 并且因此大病一场 。
世人只看到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 可是 , 真要是让你披着蓑衣在树林间穿梭 , 你是不是会满心抱怨呢?
没有经历过的人 , 不会真正明白那些看似简单的结果背后的心酸 。
哲学 , 就是历经磨难之后的心酸体验 。
文章图片
当然 , 如果你心怀天下 , 以天下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 , 以天下人的心酸为自己的心酸 , 那么你的所思所想 , 就不是个人体验 , 而是一种关乎天下民生的“大智慧” 。 孔子若不游历各国 , 没有看到人生疾苦 , 没有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关爱 , 他又如何能提出“仁爱”这一治世之方呢?佛祖若不是想要世人摆脱疾苦 , 又怎么会放弃自己的王子尊位 , 去参悟让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法呢?
心中没有大爱 , 就没有大智慧 。 不经历人生疾苦 , 就连小智慧也没有 。
哲学是爱和智慧 。 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 就没有努力保全自己生命的智慧 。 你不爱全人类的生命 , 就没有那种要去拯救全人类的大智慧 。
佛学 , 最看重人的生命 。 《智度论》中说:一切宝中 , 人命第一 。
由此可见 , 哲学的智慧 , 就是关于保全生命的智慧 。 而人经历的故事 , 就是努力保全生命的人生经历 , 是个人生命中的智慧 。
没有故事的人 , 就不会懂得哲学深奥的道理 。 有人说 , 哲学是“折口之学” , 言外之意 , 他们认为哲学就是说一些听起来高深拗口的话 。 说这样的话 , 只能说明他们自己没有任何的人生智慧 。
哲学 , 是曲折 , 是磨难 , 是《易经》中说的:曲成万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01有一天 人生多少事,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 一份爱的存在与发展 暗中喜欢你的人,在暗示中,夹杂着情绪
- 01古人说:“天有不测风云 蓦然回首,我们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什么都有
- 要是你作为父母 父母看见自己的女儿被男友送回家,你会怎么做?
- 汪小菲|汪小菲只是“前菜”,葛斯齐称端午过后,会有更多明星被爆料
- 我有花生米和酒。|“我养你”终究是一句调情的话,很难成为现实
- 作者:黎荔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不然草木怎么都会循序生长而候鸟都能飞回故乡一定有些...|美丽如山百合的秘密
- 01鲁迅先生认为 人际交往时,你要是撬动了别人的面子,那就是得罪人
-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 心里装着一个人 爱你想你,多想守在你身边,奈何天不遂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