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彩礼,子随母姓,“两头婚”里的爱情困境( 三 )


最终 , 在宁宁和丈夫的劝说下 , 双方父母都妥协了 , 劝说的理由主要是“幸福” , “两头婚不过也是为了幸福的一种形式罢了” 。
但同意结婚并不是最后的胜利 , 很快 , 宁宁和丈夫就将要卷入下一场战争——第一个孩子和谁姓?
订婚宴当天 , 公婆一家从隔壁市赶来 , 两家人坐在一起 , 商量婚姻细节问题 , 寒暄过后 , 双方正式进入了正题 。
“一个大男人又不是上门女婿 , 生的第一个孩子不和自己姓 , 别人会说我们家穷 , 好像娶不起媳妇一样哦!”婆婆在饭桌上痛心疾首 , “我们家已经同意两头婚就是最大的让步了 , 怎么还要争这个呢?”
乡下里四邻八亲全都认识 , 熟人的风言风语和嚼舌根想躲也躲不过 , 为了这个面子 , 婆婆必须得争一争 。
但对娘家这边而言 , 孩子的姓氏可绝不是个面子问题 。
宁宁的妈妈很担心女儿会成为婆家的生育工具:第一个孩子和男方姓 , 户口也放在了男方那边 , 万一男方当下就决定和宁宁离婚怎么办?
一旦失败 , 宁宁将一无所有 , 宁宁妈妈清楚地明白生育对一个女人来说到底有多痛苦 。
选择“两头婚”的夫妻里 , 为孩子姓氏大吵一架的不在少数 , 更有在医院大打出手 , 甚至离婚的 。
宁宁的一个远房表妹就是如此 , 结婚怀孕后 , 男方父母立刻找了过来 , 要求无论如何第一胎都要和男方姓 。
万一第一胎孩子是女孩、第二胎是男孩怎么办?
公婆早已考虑过这种可能 , 所以提出了更万无一失、也更加过分的要求:是女孩也先随男方 , 等第二胎生了男孩 , 再给两个孩子换回来 。
“怎么总有人想要什么便宜都占呢?”宁宁听说后非常诧异 。 没想到 , 现在自己也要面对这个头疼的问题 。
宁宁记得 , 订婚宴那天两家耗了整整一个上午 , 从九点吵到十二点 , 都没有争出结果来 。
婆婆有好几次都紧拽着身上的小包 , 仿佛多说一句就要起身离开;公公则是直接了断:“那就不要搞两头婚了!你们需要多少彩礼?我给!”
最后还是宁宁的爸爸看不下去了 , 摆摆手说:“别伤了和气 , 开席吧 。 ”
宁宁和丈夫就讪讪地坐在一边 , 一句话都没说 , 更是一句话都插不上说 , 她抬头看看丈夫的脸色 , 和自己一样绝望和无助 。
“第一胎和谁姓” , 这个问题 , 一直到宁宁生产前都没有吵出结果 。
|不要彩礼,子随母姓,“两头婚”里的爱情困境
本文图片

枣、花生、桂圆、栗子 , 在婚俗上寓意着“早生贵子” / 图虫创意
2020年 , 正月十五 , 距离宁宁的预产期不到一周 。
这是宁宁和丈夫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 , 两头婚不需要女方去婆家过年 , 小夫妻商量后决定各回各家陪父母 , 等到过了元宵节后 , 丈夫再从老家过来陪宁宁待产 。
但婆婆的不满也在春节达到了顶峰 。
起初是因为疫情 , 婆婆不想让儿子冒着风险跨市陪产 , 之后又说是生意出了问题 , 丈夫一直脱不开身 。
丈夫只能委屈地给宁宁发来微信 , 道歉他没有如约回到妻子身边 。
一直等不到丈夫 , 宁宁也只能干着急 。 “大不了自己生 , 自己带着孩子过 。 ”她把心一横 , 直到出现了明显的生产反应 , 丈夫才从老家赶来陪产 。
几天后 , 宁宁在凌晨剖腹产 , 生下了第一胎 , 是一个男孩 , 婆婆第二天早晨就匆匆赶来 , 一边抱孩子 , 一边给各路亲戚打电话、问名字 。
看着婆婆态度180°大反转 , 宁宁在心里冷笑 , 她打定主意 , 无论如何 , 这个孩子都要和自己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