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有一种高级的修养,叫不争不吵不炫耀

佛印|有一种高级的修养,叫不争不吵不炫耀
本文图片

世界上最计较不过来的就是事 , 最伤人的往往也是人 。
如果我们事事计较、事事争吵 , 生活就不会有快乐可言 。
就像雨果说的 ,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
心宽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 遇到烦心事 , 一笑置之;遇见垃圾人 , 超然待之 。
我们终会明白 ,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 最顶级的智慧是不争不吵不炫耀 。
01
不争 , 是人到中年独有的智慧 。
人生短短一辈子 , 有什么值得争得呢?
和名利争 , 欲望就会膨胀;
和命争 , 平添负累;
和亲人争 , 势必疏远 , 得不偿失;
和爱人争 , 只能让生活多了琐碎 , 少了宁静;
和朋友争 , 只能让感情越来越淡 , 渐渐疏离 。
争的是理 , 输的是情 , 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
杨绛说:“人就这么一生 ,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 ”
是啊 , 余生的日子有多长 , 谁都无法估算 , 活在当下 , 淡然看待人生的所失与所得 , 未尝不好 。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六尺巷”的美谈?
“千里家书只为墙 ,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 不见当年秦始皇 。 ”
各让三尺 , 就有了如今的六尺巷;各退一步 , 便有了心灵的海阔天空 。
朱瞻基在《乐静诗》中的静字 , 更是多了一丝从容:
“暮色动前轩 , 重城欲闭门 。 残霞收赤气 , 新月破黄昏 。 已觉乾坤静 , 都无市井喧 。 阴阳有恒理 , 斯与达人论 。 ”
最后四句 , 乾坤安静 , 没有市井的喧嚣 , 阴阳自然是亘古不变的恒理 , 就不要争论不休了 。
我想 , 人到中年 , 日子屈指可数 , 善待生活 , 善待他人 , 善待自己 , 善待身边的一切 , 静而不乱 , 静而不争 , 也是一种难得的大智慧吧 。
【佛印|有一种高级的修养,叫不争不吵不炫耀】佛印|有一种高级的修养,叫不争不吵不炫耀
本文图片

02
不吵 , 是对内心安然的静守 。
人字有两笔 : 一笔写执着 , 一笔写放下 。
一个心宽似海的人 ,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浪都能得到各种契机 , 保持一颗不强求 , 不妄念的心 , 看淡世事沧桑 , 内心安然无恙 。
有一天 , 佛印和苏轼游玩累了 , 他们走进一个饭馆 。
店里的那位伙计“看人下菜碟” , 忙着对贵客们献殷勤 , 对满面尘土的佛印与苏轼很冷落 。
饭罢 , 苏轼他们离开的时候 , 佛印十分恭敬地向伙计付了账 。 出了饭馆 , 苏轼有些气愤地说:“这个伙计真令人讨厌 。 ”
佛印也说:“他是个势利小人 。 ”
苏轼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对他如此恭敬呢?”
佛印回答道:“我为什么要让他来改变我的行为呢?”
就像林肯所说:“与其跟一只狗争路走 , 不如让狗先走一步 。 如果被狗咬了一口 , 你即使把这只狗打死 , 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 ”
所以 , 与其事事争争吵吵 , 不如“他强由他强 , 清风拂山冈;他横由他横 , 明月照大江” 。 不快的事 , 过耳不过心 , 才是智者该有的姿态 。
洪应明在《菜根谭》曾说:
鱼得水逝 , 而相忘乎水 , 鸟乘风飞 , 而不知有风 。
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畅游而能忘掉水的存在 , 鸟乘风飞行而可以不必知道有风的存在 。
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不为环境所拖累 , 人就可以活得轻松开心 , 顺其自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