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 , 正是抑郁症帮助 Laura 活了下来 。 抑郁让她低着头 , 让她无法抗拒 , 帮助她接受不可接受的事情 , 抑郁麻木了她的反叛情绪 。 那个时候的她在家之外没有地方可以得到帮助 , 唯一的策略就是原地求生 , 抑郁帮她做到了 。
有时候 , 人们面对创伤事件的反应会被描述为“脱离身体”的感觉 , 具有缓冲情绪冲击的防御作用 。 这很重要 , 因为有些事情太可怕了 , 我们无法在它们发生时全神贯注 。
本文图片
《亢奋》第一季
02 抑郁帮我们表达需求 / 解决冲突
虽然有些抑郁的发作没有特殊事件 , 但重度抑郁症和自杀往往是由社会冲突引起的 , 例如婚姻冲突、工作冲突以及性侵犯 。
通常来说 , 我们会用悲伤的表情和哭泣来表达需求 , 这是一种低成本信号 , 但面对严重冲突的时候 , 它们就没用了 。 因为忽视和不被相信 , 有时候 , 抑郁、自残和非致命的自杀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昂贵的、可信的需求信号 。
Syme, K. L.等人在 2016 的一项研究中编码了所有自杀实例 。 他们发现:自杀普遍与社会冲突、无能为力和对受害者健康的威胁有关 。 如果受害者幸存下来 , 通常会获得重要的好处 , 例如针对施虐者的社会压力或避免不想要的婚姻 。
本文图片
《亢奋》第一季
03
抑郁不止是疾病
当抑郁可以被解释和理解 , 羞耻感才会消除
为了去除抑郁症的污名化 , 21 世纪初期 , 很多组织发起善意的运动 , 提倡将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疾病重新定义为“与其他疾病一样的疾病” , 重视生物遗传因素和药物作用(Pescosolido 等 , 2010) 。 但事实上却收效甚微 , 一项系统评价发现 , 疾病化甚至可能会增加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和精神病患者本身的污名化态度(Larkings & Brown , 2018) 。
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对抑郁症的态度:
2017 年 , 世界卫生日的官方宣言提出:“我们要少谈化学失衡 , 多谈生活方式失衡 。 ”
一些生物学家呼吁:“与其把抑郁称作疾病 , 不如当作对逆境的厌恶但适应性反应”来对待 。
英国心理学会发布的一项关于抑郁症的报告中也提出:“最好将抑郁症视为一种经历或一系列经历 , 而不是一种疾病 。 ”
当抑郁可以被解释和理解 , 不再被当作“不必要”的痛苦 , 患者才能发自内心接纳“悲伤、绝望、毫无动力” , 因为这完全正常 , 合理 , 且情有可原 。
与此同时 , 还能从抑郁中得到一些有益的信号:“我在遭遇些什么 , 那不是应该的 , 事情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改变 。 ”——通过正视和尊重这些信号 , 找到更加有效、深入的解决方案 。
当然 , 治疗仍然是有价值的 , 但不能忽视具体的情况 。 心灵受伤和骨折有本质区别 , 而在不解决逆境根源的情况下压制精神痛苦 , 是很难让心灵痊愈的 。
本文图片
图源|pexels
最后 , 想告诉大家的是:
无论生活给你什么样的动荡 , 抑郁也好 , 其他痛苦也罢 , 这不是你的错 。
你崩溃是为了醒来 。
你走丢了 , 这样才能重新找到自己 。
参考文献
[1]Kristen L. Syme,Edward H. Hagen , Mental health is biological health: Why tackling “diseases of the mind” is an imperative for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 Supplement: Yearbook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 May 2020, 87-117 , DOI: 10.1002/ajpa.23965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学|心理学:这就是男生“喜欢你”的表现
- |传家:对比沈斌和陆培的死发现,最好的爱情不是掏心掏肺!
- 被分手了怎么办?今天这篇文章将为你解读被分手后的两个选择 谈恋爱和人生经历一样,我们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不长记性
- “水静极则形象明 安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 岁月是一部童话诗 人生,只要心态年轻,生命无忧,流年芳华永驻,芬芳留香长久
- 昨天去健身房 男女之间最长久的关系,不是婚姻,不是爱情,而是纯粹的友谊
-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有因果。|没有那种甜言蜜语,有的不过是彼此理解信任,体谅包容
- 妻子|最高级的善良,是善待枕边人
- 我有时候会思考 第一次听说爱情,是作为小朋友的玩笑打闹中
- 有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别后山长水远,真心难负,你永远是我一往而深的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