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孝的前提是父母慈爱,父母不慈爱,没资格要求子女孝敬
文章图片
在《都挺好》里 , 有一句经典台词:“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一句谢谢 , 而我们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对不起 , 但我们彼此都等不到 。 ”
父母之所以等不到子女说谢谢 , 是因为在很多子女的眼里 , 父母既然生了他们 , 选择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 就该抚养他们 , 倾尽全力对他们好 。
遇上懂得感恩的孩子 , 会记得父母的好 , 知道感谢父母 , 回报父母 。 可是 , 遇上不知感恩的子女 , 你为他们付出再多 , 哪怕是为了他们牺牲自己的生命 , 在他们的眼里 , 都是应该的 , 都是你生了他们就必须要做的 。
文章图片
同理 ,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 , 没有他们 , 就没有子女 , 天底下无不是的父母 , 自古以来 ,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 作为父母 , 不管他们怎么对子女 , 子女都必须接受 , 不能有丝毫违逆 , 哪怕他们错了 , 子女都不可以指责他们 , 更别说要求他们道歉了 。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写道:“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 , 关键原因在于 , 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 , 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 。 却完全忘了 , 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 , 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 ”
父母认为自己是为了子女好 , 认为对自己存在不满的子女不孝敬 , 不识好歹 , 而子女从自己的感受出发 , 认为父母伤害了自己 , 对不起自己 , 双方沟通起来 , 往往是对牛弹琴 , 根本难以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
文章图片
“小姑 , 你是否觉得我不孝敬?觉得我该答应我爸妈的要求 , 养老出大头 , 帮弟弟减轻压力?”
听到大表哥的问题 , 我妈沉默了 , 不知道该如何评判这件事情 。
若是按照常理来说 , 大表哥的经济条件要比表弟好很多 , 多承担一点儿养老责任也无可厚非 , 可是 , 但凡了解表哥过往经历的人 , 都对舅舅舅妈不亏欠大儿子的说法嗤之以鼻 , 认为他们真的亏欠了大儿子 。
文章图片
01.我3岁起 , 就被他们丢给爷爷奶奶照顾 , 一年才能见到他们一次 , 这叫不亏欠?
舅舅和舅妈有两个儿子 , 表哥比表弟大了五岁 , 可是 , 这两个儿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很短 , 只因表哥一直在乡下跟着外公外婆生活 , 而表弟是跟在舅舅舅妈身边 , 在城里长大的 。
表哥出生的时候 , 舅舅舅妈还在老家生活 , 由于赚得太少 , 难以生存下去 , 外公动用了自己的人脉 , 为他们夫妻俩在其他城市找了工作 , 让他们外出赚钱 。
舅舅舅妈离开了老家 , 把3岁大的儿子也就是表哥交给父母照顾 。 由于工作繁忙 , 他们一年才能回一次老家 , 与表哥的相处时间顶多有一个星期 。
文章图片
“我妈经常抱怨我 , 说我跟他们不亲 。 我一年只能见到他们一次 , 如何亲得起来?为什么?他们可以想尽办法 , 花钱让弟弟就读城里的学校 , 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 留在他们身边由他们照顾 , 就只能把我留在乡下 , 一年只能挪出七天的时间陪伴我?”
由于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短 , 表哥对父母和弟弟的印象十分淡薄 , 根本无法亲近他们 。 而在表弟出生之前 , 舅舅舅妈还对表哥心存愧疚 , 回老家的时候会给儿子买东西 , 尽可能陪伴儿子 , 可是 , 有了小儿子之后 , 他们对表哥的态度也变得十分冷漠 , 除了给必要的生活费和学习费用外 , 连关心儿子的电话都不怎么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自己的老婆体型都认不出来吗?
- 感情里女孩子一定要保证自尊自爱,一定要保持清醒
- 不知道已经结婚的女性们有没有这样的烦恼 结婚的女性们有没有这样的烦恼,就是婆媳之间的关系
- 01闻一多曾经写道:“我要看坟山上添了几块新碑石 如果有来生,还做父亲的儿子,只是要早一点懂得“父爱”
- 对于大龄男女来说 对于大龄男女来说,他们对待感情更加的认真诚恳
- 01不管你奔几了 不管你奔几了,手里有钱,才有幸福的生活
- 01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 人际交往的规则,用在亲戚交往上,以下几件事,最好别说
- 小强和父亲的关系其实从小就不好 父亲的一个举动,让我明白父亲真的老了
-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携手走进婚礼现场 人生当中,也就只有这种累,这种疲惫才感到幸福,感到甜蜜
- 一个女人在和你相处时 一个女人若是对你有意思,是会珍惜你们之间的情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