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生活不易,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二 )


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你计划着一场意大利之旅 , 可飞机着陆后 , 才发现自己抵达的是荷兰 。
身边的人都在炫耀意大利的好 , 你却只能说 , “我原本也是要去那里的” 。
在生活中 , 我们也常常身在“荷兰” , 却想着远方 , 沉浸在不曾抵达的遗憾中 。
到头来 , 既没好好享受在“荷兰”的生活 , 也离理想的生活越来越远 。
痛苦不会消失 , 时光也不会倒流 , 我们能做的唯有不辜负当下 , 不辜负自己 。
顿悟病痛无法改变后 , 朱莉开始享受活着的每一天 。
当医生宣布她病情好转时 , 她与爱人乘坐热气球欣赏日落 , 珍惜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
当病情再次恶化 , 对未来的期许被彻底浇灭时 , 她决定听从内心 , 做让自己心动的收银员工作 。
她如愿来到乔氏超市工作 , 成为了超市之星 , 还和丈夫一起策划自己的葬礼 , 给所爱之人都发了葬礼邀请函 。
朱莉在葬礼邀请函上写道:
“如果你和另一半是在一个葬礼上相遇的 , 那你们永远都会记得爱与生命是多么重要 , 也就不会拘泥于其他小事了 。 ”
生命并不都是完满的结局 , 朱莉却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盈而多彩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生活不易,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本文图片

丰子恺先生曾说:
“既然无处可逃 , 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 , 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 , 不如释然 。 ”
我们这一生 , 总会遇到许多的不如意 。
大到生了场重病、弄丢了爱人、失去了工作;小到错过了末班地铁、因失误被上司批评 。
人生漫漫 , 圆满太难 , 无法改变的就学会接纳 , 没有如愿的就随风散去 。
当你释然后 , 蓦然回首 , 会发现自己如明月一样 , 活得澄澈空明、从容自在 。
告别过去 , 才能更好地拥抱未来
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洛莉 , 69岁的瑞塔就表示 , 如果70岁生日前生活没有改善 , 她就不打算活了 。
洛莉知道 , 更迫在眉睫的不是瑞塔的自杀大计 , 而是瑞塔在生活中切实面对的强烈痛苦 。
瑞塔被困在过往犯下的错误中无法自拔 , 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
没能照顾好孩子、再三地嫁错人、没能经营好自己的社交圈 , 都让她绝望 。
在就诊的几个月里 , 瑞塔在洛莉的帮助下开启了自我疗愈之旅 。
她重拾自己的画笔 , 开始与邻居来往 , 教他们的孩子学习艺术 。
可她依然觉得生活笼罩在乌云下 , 认为无论邻居对她多亲切 , 都无法陪她到生命尽头 。
甚至觉得男友麦伦并不爱她 , 不然不会在与她告白之后 , 还与其他女士见面 。
直到师洛莉对她说 , 一切都在变好 , 她与邻居有了交往 , 她的作品有了买家 , 麦伦也对她说出了爱的表白 。
瑞塔才醒悟 , 过去很糟 , 但现在很好 , 只要愿意改变 , 总会遇见美好 。
于是 , 她给麦伦写了一封长信 , 坦白自己的过往与过错 。
麦伦知道她曾犯下的错后 , 还是选择了与她共度余生 。
她开始联系自己的每个孩子 , 给他们寄去了自己深思熟虑写下的邮件 。
出乎意料的是 , 她的女儿回复了她的邮件 , 她的两个儿子也联系了她 。
瑞塔的故事告诉我们:与其深陷过往的痛苦 , 不如与过往告别 , 迈向新的旅程 。
正如美国作家玛丽安娜·威廉森说的那样:
“沉溺于往事并不能让过去的伤痕愈合 , 只有活在当下才能抚平昨日的伤痛 。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生活不易,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