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半个月就要高考了 都是第一次做家长,也需要不断的学习( 二 )


但是 , 这个学校的孩子高手如林 , 都是选拔来的 , 高一高二那些看似不紧不慢的孩子 , 高三一发力 , 自然如脱缰的马 , 飞奔前行 , 本来学习能力有底子 , 成绩也是扶摇直上 。 而那些还没找到节奏的孩子 , 也许原来一直不错 , 但是势头不足 , 自然就落在了后面 。 小L据说就是后者 。 一直以为自己可以领先 , 但是被超过后 , 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 , 而是故步自封 , 开始怀疑自己 。
这个时候 , 家长也感到很委屈 , 有不甘心 , 也有心累 。 也认为自己的付出应当有好的回报 , 是孩子不珍惜 , 与孩子不能很好地交流 , 一说就呛呛 , 甚至大打出手 。
昨天傍晚 , 看到那个家长 , 她蓬松着头发 , 目光呆滞 , 木然地提着一桶水 , 看到我们就低下了头 。 至今 , 小L也没有去上学 。 每天白天睡觉 , 晚上起来跳绳 。 父母带他去看医生 , 他也不去 , 现在整天就是自言自语 , 说高考一定能一举夺魁 。 家里能砸的东西都砸得差不多了 , 房东来看过 , 生气了 , 孩子这才有所收敛 。 他毕竟还是个孩子 。
此时 , 孩子L确实是出现问题了 。 此时去医院找专业医生是最好的 , 往往孩子正处于自我高度认知的状态 , 认为自己没有问题 。 但潜意识里认为最亲的人会包容他 , 所以他在母亲唠叨时 , 会怒骂母亲“滚” 。 而老师和房东的话他会隐忍不发 。 他要发泄 , 只能找最亲近的人 。 父母此时最难 , 但也要尽量避免冲突 。 最好能哄骗到专业人士面前进行疏通 。
还有半个月就要高考了 都是第一次做家长,也需要不断的学习
文章图片
一个学校有1万人 , 校长做了个调查问卷 , 有13%的孩子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 。 这个数字也是很惊人的 。 高考在即 , 学校想了很多种办法给孩子减压 , 家长们也各显其能 , 都是希望孩子们能平稳跨过人生的第一次大考 。
说到这里 , 我又想起我两个同学的孩子 。 一个孩子只要一看书就呕吐 , 同学带他全国各地的医院去看了 , 也查不出什么病 , 烧香拜佛都去了 , 现在那个孩子的同学都大学毕业了 , 他依然整天躺在床上 , 要不就是去医院的路上 , 只要不看书 , 好人一个 , 只要看书就呕吐 。 同学两口子这些年什么也做不成 , 整天就打问着到哪里去给孩子看病 。 早年做生意攒下的钱都花光了 , 卖了一栋房子 , 整整8年了 , 没有改观 。 原来潇洒倜傥的同学现在像个小老头儿 。 看见我 , 突然就掩面而泣 , 无数次崩溃 , 无数次强打精神 , 无数次自愈 , 反反复复的折磨一度让他生无可恋 。
另一个同学的孩子也是 , 一上学就头疼 , 躺在家里玩手机和看电视都没事 。 年级前10的成绩 , 本来考个好大学一点问题也没有 。 从高二开始就待在家里 , 同学也无奈辞了职在家守着他 , 带他去看病 。 最后 , 高考那天去考试了 , 考了个专科 。 同学两口子和医生再三确定 , 最后送去上学了 。 前段时间碰上同学 , 她说岁月不堪回首 , 死的心都有了 。 好在孩子现在正常了 , 准备专升本 , 想把失去的尽量弥补些 。 我们都为她高兴 , 终究孩子还是转回来了 。
青春期的孩子 , 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 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 我们做家长的还是要早观察、早干预 , 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现在高三了 , 濒临考试了 , 孩子出现了问题 , 这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 , 而是积累至今爆发的 。 孩子的情绪得不到释放 , 又因不谙世事 , 没有那么大的承载力 , 就自然成了问题 。 很多人也会像上面的几个孩子一样 , 影响了高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