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残酷事实:可能很多人都会独守空床……

本文授权转自:非凡油条(ID:ffyoutiao)
结婚越来越晚 , 越来越“门当户对”
2020年 , 国内的结婚登记人数以813.1万对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的新低记录;2021年 , 该数值“持续发力” , 进一步降低到了763.6万对 。
从可获得的数据来看 , 约莫2014年开始 , 无论是国内年度结婚登记人数还是初婚登记人数 , 都发生了大幅度的下降 。
且从2014年开始 , 国内25-29岁的人群越过20-24岁人群 , 成为国内结婚登记的主力军;在20-29岁结婚人群减少的情况下 , 30-34岁结婚人群数却呈上升趋势 。
故而可以发现 , 目前国内结婚的青少年越来越少 , 结婚的人群也出现了“晚婚”的现象 。
婚姻|残酷事实:可能很多人都会独守空床……
本文图片

数据来源:wind
【婚姻|残酷事实:可能很多人都会独守空床……】由于结婚率降低、初婚年纪上升等问题将会间接地导致国内生育率的降低 , 社会多方面已广泛地关注国内低婚育现象 。
其中 , 婚姻匹配困难是造成国内低生育的根本原因之一 。
在国内婚姻匹配变化进程上 , 同质婚出现了“回潮”现象 , 已然占据国内婚配的主流模式 。
异质婚虽然也有出现 , 但基本是“男高女低”的模式 , 其他异质婚类型在国内的婚配模式中出现的比例变少 。
这里的同质婚 , 指的是夫妻双方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相匹配的基础上缔结而成的婚姻 , 如教育同质婚、家庭背景同质婚、宗教信仰同质婚、社会阶层同质婚、收入同质婚等 。
异质婚则是双方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不匹配的基础上缔结的婚姻 , 这种婚姻模式往往跨越了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壁垒 。
但在现代社会中 , 异质婚来越难以缔结 , 即使双方缔结后也难以保障婚姻的稳定性 。
追溯国内婚配模式的发展 , 古代讲究的门当户对就是典型的同质婚 。 这时候的婚姻不仅仅是爱情的浪漫 , 随心所欲 , 更多承载了复杂的政治权利、家族利益、思想传统以及家长的权威 , 诸如“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的婚姻比比皆是 。
古代的阶层固化、群体壁垒造就了大规模的同质婚 , 并一直延续在历史的长河中 。
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 妇女的解放运动才打破了传统的婚姻制度 。
1949年后的一段时间内 , 一些异质婚现象大量出现 , 如婚姻双方教育的匹配度就保持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 在知青下乡的年份 , 也出现了一些异质婚现象 。
1978年改革开放后 , 按理说人们的思想更为开放 , 爱情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上升 , 社会流动性加强 , 异质婚的匹配模式应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
但事实却是 , 婚姻同质性在迅速上升 , 择偶模式出现了“同质性回潮”并逐年增强 。 即使过程中有所波动 , 但如今 , 它已然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流模式 。
或许是改革开放后市场与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加剧 , 所以为获得更好的生活机会 , 社会经济特征成为了婚姻匹配的重要考核因素 。 加之社会阶层分化、群体间壁垒的存在 , 也强化了同质婚现象 。
现如今 , 虽然也会出现“凤凰男与孔雀女”或者是相反的婚姻模式 , 但部分婚姻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 甚至出现悲情结果 , 一些舆论也出现了“门当户对”的警示 。 故而 , 大多数人还是寻求与自身在多方面匹配的另一方进行婚姻的缔结 。
期望高 , 中层结婚最困难
现代自由婚姻的匹配成功与否 , 大多表现在双方是否达到了对方的择偶标准 。
古代婚嫁中 , 男方一般比女方拥有更高的阶层地位 , 或是更好的发展前途 , 才会受女方家族的“青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