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轩故事音乐会 二战结束后,日本天皇为免死贿赂麦克阿瑟,到底花了多少钱?( 二 )
二人的“相似之处”
战败后的日本天皇裕仁 , 碰上占领日本的美国人麦克阿瑟 , 可谓王八对绿豆 , 看对了眼 。发动了侵华战争的裕仁 , 和改造了日本的麦克阿瑟 , 二人在行事风格和思维方式上 , 都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 。 这第一点相似之处 , 就是他们二人都是极其没有担当之人 。
裕仁在宣布投降后 , 他给亚洲人民包括他自己的日本人民 , 所造成的战争伤害在麦克阿瑟的庇护下 , 不但没有得到清算 ,他还依旧是金尊玉贵的日本天皇 , 一直靠着人民的供奉 , 活到了88岁才 , 因为癌症去世 。在菲律宾战败后 , 不但没有人追究麦克阿瑟对菲律宾人民的死亡的美国士兵的死亡 , 需要承担的责任 , 什么都没变 , 他还依旧是那个菲律宾司令 。
第二点相似之处是 , 他们二人都在日本有着极高的声望 。 他们二人的同流合污 , 使得在二战中 , 战争罪行最重的日本认罪态度最差 , 连德国都为他们的战争罪行道歉了 , 日本却还在供奉穷凶恶极的战争罪犯 。 日本军民依旧对裕仁感恩戴德 , 甚至在他褪去神性的演讲路上下跪高呼对不起天皇 。 而麦克阿瑟 , 更是在日本过了一把“摄政王”的瘾 , 形同日本幕府大将军 , 离开日本时 , 日本人还万人送别他离开 , 迷惑行为让人不解 。
第三点就是 , 麦克阿瑟和裕仁都是残暴不仁 , 喜欢玩弄政权的人 。 裕仁不但一手扶持了日本从上到下的“天皇崇拜”信仰 , 在日本国内226兵变后 , 裕仁直接暴力镇压了起义的皇道派 ,麦克阿瑟从朝鲜战场战败回国后 ,发动了著名的“老兵不死法 ,只是逐渐凋零”的演讲 , 然而美国人不知道的是 , 在美国退休老兵讨要退休金的示威中 , 对自己人镇压得最狠的就是麦克阿瑟 。
第四点就是 , 他们二人都对中国人和中国人民带有恨意和敌视 。 发动侵华战争后 , 日军无情地屠杀我国的百姓 , 南京大屠杀的策划者 , 就是裕仁的亲叔叔朝香宫 。 南京大屠杀后 , 裕仁不仅对日军的暴行没有任何表示 , 还说了一句“还是亲叔叔值得信任”让人闻之暴怒 。麦克阿瑟对中国人民的恨意始于朝鲜战场 。
开战之前 , 麦克阿瑟曾自大地说:志愿军将在美军的攻势下全面崩溃 。 然而 , 事实我们都清楚 , 志愿军依靠着顽强的意志打败了美军 , 创造了一段奇迹 。 二人在碰面之后 , 迅速心照不宣达成协议 , 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
达成了“互惠互利”实则互相利用的裕仁和麦克阿瑟 , 看似顺利的会面之前 , 二人在心里早就开展了一场拉锯战 。 为何裕仁又“三过麦克阿瑟家门而不入”?他们之间 , 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恩怨纠葛?麦克阿瑟究竟在等裕仁给他什么?那么二人为了第一次会面 , 究竟做了什么准备 , 二人会面的场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人的“恩怨纠葛”
早在麦克阿瑟第一次来到日本的时候 , 美国军方就劝他 , 早点接受裕仁的接见 , 最好还是他自己主动去 。 但是麦克阿瑟拒绝了美军的劝谏 , 也拒绝了裕仁的第一次邀请 。 他在回忆录里写道 , 他拒绝见裕仁的理由是 , 他怕在日本宣布战败后 , 马上召见裕仁会伤害日本人民的感情 , 在他们的眼中天皇 , 也就成了美国人的阶下囚 。 麦克阿瑟真的有这么好心吗?
原来 , 虚伪的麦克阿瑟在回忆录中 , 也不忘了美化自己 。 他真正拒绝见裕仁的理由 , 是他要试探裕仁的心态与性格 。 一直不被召见的裕仁 , 就如同一直被放在火上烤 , 烤得裕仁灭掉他那最后一点傲气 , 彻底地对美军招降 。 在拒绝了数次裕仁的邀请后 , 认为时机已到的麦克阿瑟 , 终于正式接见了裕仁 。 在麦克阿瑟记录 , 裕仁在投降后第一次和他见面时的情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昊轩故事音乐会 同样是西汉皇帝的胞姐,为何馆陶公主的权势,要远高于平阳公主?
- 这是一个关于男生喜欢女生的故事:一个男生为了配得上她喜欢的女生 男生喜欢女生,很多时候是没有遮掩的,表现会很明显
- 尘世喧嚣 端坐在季节沧桑的轮回里,把我们的故事一笔一划刻进记忆的年轮
- 天涯|夏天的故事
- 大学|把握住最想要的念头
- 01.和朋友聊起对方的恋爱故事 每一段关系里稳定的连接,都需要过程的铺路
- 时间 多少相遇,被写成了故事;多少相知,温暖了生命
- 01引言人生就像是一根慢慢燃烧的蜡烛 人生总是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很多故事没来得及上演
- 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相爱后的结局永远都是“从此 想要让对方重视自己,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价值
- 狮子山下的故事|《狮子山下的故事》持续热播,人情烟火气演绎奋斗艰辛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