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医美“黑市”泛滥,八部门联手整治 业内:监管让“水下市场”浮出水面( 二 )


在良好的预期中,伴随着颜值经济风头正劲,医美板块在二级市场的热度持续升温。Wind数据显示,今年3月9日上证低点以来截至5月31日各行业板块阶段涨幅方面,医疗美容排名第二(扣除连板概念)。
然而,6月以来,医美板块近八成个股下跌,而相关概念股普遍下跌也被认为与八部委的整治行动有关。对于“持续发烧”的医美概念,这不见得就是坏事。
“长远来看,灰色地带的减少,将使医美市场上黑针剂、黑设备、黑机构数量下降,医美行业的‘水下市场’有望逐渐浮出水面。”朱思楠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从长远来看,医美行业的整治无论对于行业还是企业都是机遇。政策将推动行业进一步规范化,推动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让优质医美标的稀缺性凸显,既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又有助于推动医美产品和服务的规范升级,医美教育深化和渗透率提升的进程都有望加速。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到2019年的5年间,中国医美项目渗透率显著提升,从2014年的2.4%上升到2019年的3.6%。但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10%~20%的渗透率相比仍有差距,未来中国医美项目渗透率增长空间广阔。
在朱思楠看来,如果说之前的医美处在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那么疫情之后它的发展主线已然不同,更多的行动轨迹是关于定位、关于创新、关于长期价值。
从产业链来看,医美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生产厂商,中游则是以各大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下游的终端市场则包括获客渠道和获客平台。其中,医美行业上游市场集中度较高,各领域的龙头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相对中下游市场壁垒较高。
作为医美上游的原材料和耗材,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则是一个绕不开的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透明质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玻尿酸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据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透明质酸应用场景白皮书》,华熙生物透明质酸销量已占据全球市场销量的四成,远超竞争对手。
这个行业老大,显然不愿只做原料供应商。《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华熙生物,在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板块等多个领域布局。
中信证券6月1日研报显示,随着肉毒、童颜针(PLLA)、少女针(PCL)等更多新产品的上市,国内注射医疗美容市场仍将快速扩容,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从国产化率水平来看,2019年国内玻尿酸市场按销量排名,包括华熙生物在内的三家国产品牌排在前四。据预测,2022年本土品牌占比将达到约30%。
“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评价,除了看企业经营的基本面,还有很重要一部分是看中公司的未来前景以及社会责任、口碑等。”在朱思楠看来,企业的生命力来自持续不断的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风口虽然让相关概念的公司“飞”起来,但一旦风停,那些企业是否依然能“飞”,取决于这两种能力是否具备及兑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黑市|医美“黑市”泛滥,八部门联手整治 业内:监管让“水下市场”浮出水面】编辑/樊宏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