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时间选择高SPF值和PA值是达到最佳防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吗?

选择高防晒指标并不是达到最佳防晒效果的主要因素 , 而是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间隔 , 文章从如何选择防晒剂、如何正确使用防晒剂做了全面的详述 , 文章较长 , 但包含了有关防晒的最重要知识 。
使用时间选择高SPF值和PA值是达到最佳防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吗?
文章图片

一、紫外分类及对皮肤的不同伤害
不同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不同 , 依据不同紫外线的透射能力:
黑色素沉着:短时间内可使皮肤照射部位会出现弥漫性灰黑色素沉着 , 产生的色素斑会影响皮肤的美观;
光老化:造成深层的真皮伤害、破坏胶原蛋白、弹力纤维、透明质酸类物质 , 促进皱纹、松弛等衰老现象 。
自由基产生:导致组成皮肤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 , 生成过氧化脂质 , 形成脂褐素而沉积 , 使皮肤暗沉 。
其他危害:过度可诱发皮肤癌 。
2、UVB:晒红段 , 穿透力相对较弱 , 作用于表皮层 , 防止紫外线晒伤的主要波段 。 对皮肤造成急性的快速损伤 , 对皮肤伤害主要包括:
其他危害:过度可诱发皮肤癌 。
3、UVC:透射力最弱 , 作用于皮肤的角质层 , 且到达人体的辐射量非常少 , 危害可以忽略 。
使用时间选择高SPF值和PA值是达到最佳防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吗?
文章图片

二、防晒剂分类
防晒剂可分为无机防晒剂(原称物理防晒剂)和有机防晒剂(原称化学防晒剂)两大类 。
粒径较大:主要通过反射和散射的物理性屏蔽作用 , 减少进入皮肤中的紫外线含量 , 防晒作用较弱;
纳米级粒径:当粒径小到纳米级时 , 防晒机制是既能反射、散射UVA , 又能吸收UVB , 防晒作用较强;
使用时间选择高SPF值和PA值是达到最佳防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吗?
文章图片

2、有机防晒剂:也称为紫外线吸收剂 , 原理是将吸收的紫外线的光能转换为热能 , 达到防晒效果 。 因分子结构不同 , 有些防晒剂主要吸收UVB , 主要有肉桂酸类、水杨酸类、樟脑衍生物类和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有些防晒剂主要吸收UVA , 主要有二苯甲酰甲烷类、苯并三唑类;而有些防晒剂属于广谱防晒剂 , 既能吸收UVB , 又能吸收UVA , 如二苯甲酮类、三嗪类;但吸收紫外线时其自身结构不发生变化 , 常以多种防晒剂配合使用 , 增强防晒效果 。
使用时间选择高SPF值和PA值是达到最佳防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吗?
文章图片

三、不同防晒指标数值代表对皮肤不同的保护方式
【使用时间选择高SPF值和PA值是达到最佳防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吗?】2、具有防水功能宣称的防晒剂须达到以下指标要求:
3)可同时标注洗浴前及洗浴后SPF值 , 或只标注洗浴后SPF值 , 不得仅标注洗浴前SPF值 。
使用时间选择高SPF值和PA值是达到最佳防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吗?
文章图片

3、对UVA防护效果评价指标 , 有两种表示方式 , PA值和PPD值
3)当防晒品的实测PFA值<2时 , 此时无防护UVA效果 , 不得标识UVA防护效果;
5)PA值与PPD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PA+”等同于“PPD2~4” , 代表可延缓2~4倍晒黑时间 , 具有防护作用;
“PA++”等同于“PPD4~8” , 代表可延缓4~8倍晒黑时间 , 具有良好防护作用;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