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影后雨中跪地嚎啕大哭:父母生养孩子都不算恩情,那什么才算?( 二 )
她和妈妈说:“我是你女儿 , 不是你口袋里的盲人棍 , 不是你想随时拿出来用就可以的 。 ”
但妈妈反而愈加依赖女儿:“我不找你帮我 , 难道去找外人帮吗?他们会问为什么你女儿不帮你!我要怎么回答?”
——孩子一旦在亲子关系中获得了更多话语权、彰显了更多自由意志 , 甚至更占据经济优势时 , 爸妈往往会开始情感绑架 。
盲人妈妈以自己的身体缺陷为由 , 要求女儿听话、与她亲近;而身体健全的父母 , 则会展示自己如今的衰老无力 , 并反复强调自己早年间抚育孩子的辛苦 , 希望以此获得儿女的感恩和报答 。
这种情感绑架 , 相信我们都不陌生:
“孩子翅膀硬了 , 有自己的想法了 。 ”
“我老了 , 说不过你了 。 ”
“我是你妈 , 还能害你不成?”
“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 。 ”
“真是养了头白眼狼 。 ”
年轻的父亲们以忙于事业为荣 , 以照顾家庭为耻 , 所以在陪伴子女、教导子女方面 , 至多出钱 , 但决计是不肯再出半分力的 , 以至于上了岁数需要子女照顾、想要享受天伦之乐时 , 才发现情感基础基本为零 , 于是只能转身讨好子女 , 威逼利诱;
而面对丈夫的缺席 , 年轻的母亲们往往需要以牺牲事业为代价 , 全副身心都绕着孩子转 , 琐碎的家务慢慢将她们淹没 , 女儿、妻子的身份也排到了“xx妈妈”后面 , 最后可能还要落个婚姻破碎的结局……
所以年迈时回望来路 , 孩子不仅是她唯一的希望 , 还是她来过这人世的唯一证明 , 像精心打磨过的“代表作” , 是要跟在名字后面供后人景仰、怀念的 。
母亲和孩子互相纠缠 , 边界混乱 , 都不能做自己 。
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生一个孩子
预告片里还有这样一幕 , 盲人妈妈坐在雨里号啕大哭 , 脸上分不清雨水和泪水:
“我好怕啊!”
“我好怕她被人骗啊!”
“我好怕她受伤!”
“我好怕她有自己的世界!”
“我好怕她不要我们!”
可孩子长大 , 拥有自己的世界 , 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如果从始至终孩子都与我们共享同一个“世界” , 眼界视野都如出一辙的话 , 那我们是在养育孩子还是克隆另一个自己?
话又说回来 ,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生一个孩子?传宗接代?老有所依?还是从众随大流?
再往前推十几年 , 当时的思想还没有今天这么多元 , “结了婚就该生孩子了”“女人不生孩子不完整”才是主流声音 。 大部分人都是稀里糊涂地生了 , 才开始琢磨怎么当父母 。
孩子小时候的情感需求没能满足 , 等TA的生活里有了新的情感寄托才想着弥补 , 那自然是有些晚了的;反之亦是同理 , 从小就剥夺了孩子的成长空间 , 难免孩子独立后 , 要寻找一切机会摆脱你的控制……
尹建莉老师说:“父母生孩子 , 本身算不上恩情 , 尊重和爱护才是恩情 。 ”
如果没有尊重和爱护 , 不但无恩 , 还有害 。
我们自己要尽力避免成为这样的父母 , 在孩子年幼时与TA亲密 , 呵护TA成长;也要学会和孩子分离 , 促进TA的独立——父母之爱 , 不是对孩子的恒久占有 , 而是一场得体退出 。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父母怎么办?
远离即可 , 真正的孝顺是尊重父母的命运 , 也要自己活得开心 。
牢门随时打开着 , 就看你愿不愿意走出去——这其实也适合其他任何一种关系 。
——尹建莉
父母给予孩子的尊重和爱护
是亲子关系的基石
也是孩子面对世界的底气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女人上了年纪别乱穿衣,跟62岁博主这样搭,水桶腰也能穿出时尚感
- 62岁怪大叔穿旗袍、扮女生20多年,母亲觉得很开心,网友还说这才是真男人?
-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民警扶起滑倒的外卖小哥。|雨中的“青羊温度”
- imuers|迎新季|雨中有场温柔的重逢
- 老人|62岁丁克老人,帮侄子交学费,买房子,供出国读书,结局令人唏嘘
- 老伴生病无人敢管,62岁婆婆感慨:不管月子不带娃,毁了两代人
- 杨燕|【散文】雨中偶得(外一章)‖杨燕
- 村上春树说过:“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 你身边有没有这些虚情假意的人,如果有趁早和他们保持距离
- 爱情|暴雨中年轻男女争吵,女生不听解释,男生情绪崩溃跪在女生脚边大哭
- 香港金像奖|10位金像奖影后现状,多人风光不再,有人神志失常,有人晚景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