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镜子和照片中的你是你真实的相貌吗?听完科学的解释你就明白了

人们想知道自己到底长什么样,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相貌的 , 人们为了知道自己的长相到底如何 , 于是发明了镜子 , 古时候普遍使用的铜镜等 , 虽然能看到自己的相貌 , 但相对较模糊 , 后来有了玻璃这个材质 , 用玻璃制成的镜子清晰度就非常高了 , 人人都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到底长啥样 , 可是很少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镜子中的你真的是你的真实相貌吗?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 当你照镜子的时候觉得自己长得特别好看漂亮 , 但当你和同学或同事合影后 , 照片中你却发现自己并不上镜 , 镜子中的你和照片中的你差别很大 ,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是镜子中的你还是照片中的你才是你的真实相貌呢?
有不少人都明白 , 镜子中的自己其实比自己的真实相貌要好看 , 我们去理发店美发 , 美发师给你修剪头发后 , 通过美发店的镜子你会发现 , 自己原来长得还真好看 , 可是为什么自己家里照镜子却发现自己并不怎么好看呢?这其实是因为镜子一直在“欺骗”你 。

效应|镜子和照片中的你是你真实的相貌吗?听完科学的解释你就明白了
文章图片
其实镜子中的你并不是你真实的相貌也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 , 我们都知道镜子有一个基本的特性:左右颠倒 , 当你举起左手 , 镜子的自己举起的是右手 , 你眨左眼 , 镜子中显示的是右眼在动 , 镜子中的你和真实的你是左右颠倒的 。
另外 , 大部分人的脸的左右其实并不完全对称 , 左右眼胖瘦会有细微区别 , 眼镜也不是完全一样大 , 包括鼻子的左右也有区别 , 两个耳朵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大等 。
正是由于我们脸部左右的不对称性 , 我们看镜中的自己其实是面部左右颠倒后的相貌 , 你面部的器官左右颠倒 , 心里的落差会让你不适应自己的真实相貌 , 从而觉得真实的自己丑 , 镜子中的自己更好看 。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类人 , 这些人的相貌第一眼看上去很普通 , 但当你看得越多会发觉其实长得还不错 , 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耐看 , 这种脸很多都是圆脸型 。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曝光效应” , 意思就是说看得多了熟悉了就会觉得更好看 , 不管是文字 , 数字 , 图形还是相貌 , 孩子常常会觉得自己的父母长得很好看 , 包括我们也一样 , 我们看自己的父母并不会觉得丑 , 这主要是由于“曝光效应” , 从小和父母一起 , 看得多了 , 时间久了太熟悉了 , 自然就觉得父母好看 。

效应|镜子和照片中的你是你真实的相貌吗?听完科学的解释你就明白了
文章图片
【效应|镜子和照片中的你是你真实的相貌吗?听完科学的解释你就明白了】男女谈恋爱的时候 , 可能觉得自己女朋友长得一般 , 结婚后生活久了 , 熟悉了会慢慢觉得自己老婆越来越好看 , 这些都是“曝光效应”所导致的 , 其实就是自己心理上的一种熟悉感 , 看到熟悉的事物或人你会觉得特别有亲切感 。 可能有人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 一个漂亮的女孩 , 她的男朋友在你看来觉得丑 , 不如你好看 , 但在女孩的眼里 , 他的男朋友可比你好看多了 。
说完镜子中的你 , 我们再也看下照片中你的你 , 刚才提到很多时候 , 照片中的你不如你自己本身相貌好看 , 照片丑化了你的相貌 ,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 , 我明明照镜子觉得自己不错 , 但为什么照片中的自己却那么看着不顺眼呢?尤其是在照一些证件的大头像的时候 , 照片中的自己更觉得丑 ,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其实在心理学上叫“冻脸效应” , 去们都知道照片中的自己是静态的 , 而镜子中的自己是动态的 , 静态的事物吸引引自然要比动态事物的吸引力要弱很多 , 动态的自己很美 , 静态中的自己可能就很普通 , 我们在网上有时经常能看到一些恶搞的人物图片 , 这些图片是怎么来的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