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遗问”:韩寒的7字回答,要是哥哥生前看到就好了( 三 )


韩寒和张国荣的区别 , 就在于:是否在意成为一个好人、是否在乎别人的评价 。
张国荣“遗问”:韩寒的7字回答,要是哥哥生前看到就好了
文章图片
韩寒是不怎么在意的 , 我看过他早年间的文章、访谈视频 , 面对别人的质疑和批评 , 他基本上都是怼回去甚至是骂回去的 , 最著名的一次骂人是“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连天” ,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
而张国荣 , 从大家对他的评价看来 , 他是很在乎的 , 如果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 那么他就不会得到那么多的好评 。
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无意间做了那么多好事 , 也不可能“顺便”就对那么多人好 , 做好事、对别人好 , 需要很多耐心和精力 , 如果不是刻意为之 , 人没法坚持太久 , 更不要说坚持一辈子了 。
比如你一个失恋的朋友天天找你哭诉 , 你要是不刻意地安慰他、不刻意地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睡眠 , 你是不可能很轻松地就把他安顿好的 。 只有你把他安排明白了 , 以后他可能说你是个好人 , 你要是懒得搭理他 , 他即便不说你坏 , 也不会说你好吧 。
所以 , 张国荣甚至我们所有人 , 对别人好 , 都是有动机的 。
对别人好的动机是什么呢?
不用去想张国荣 , 你就想想自己 , 你想对同事、同学、朋友好或者街上的陌生人好 , 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足够诚实且善于自我剖析 , 你应该能意识到 , 我们所有想要把事情做好、想要对别人好的动机 , 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
(有人可能会说做好人好事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 但我们几乎所有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 都源自于漫长的历史、文化的驯化 , 都或明或暗的包含别人的认可)
这似乎没什么问题 , 但问题是 , 有很多人 , 他们要做好事的动机 , 不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 而是害怕别人不认可 。
因为害怕别人说三道四、害怕别人说你不好 , 于是乎 , 你就会尽可能地不招惹别人、不麻烦别人、不拒绝别人 。
这样的人 , 我们称之为好人 。
这样的人 , 他们自己通常用“善良”来要求自己、指导自己、安慰自己 。
张国荣“遗问”:韩寒的7字回答,要是哥哥生前看到就好了
文章图片
我想 ,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 , 很可能就是像张国荣那样善良的好人 。
你过得不快乐 。
毕竟 , 善良是需要代价的 , 代价往往是让渡自己的边界 , 爽了别人 , 委屈了自己 。
比如 , 有人找你帮忙、找你借钱甚至找你谈恋爱 , 你不想答应、不情愿 , 但你似乎无法开口拒绝 , 你害怕得罪人 , 最后还是无奈地答应了 。
有时候 , 你也会为此感到懊恼 , 你不想再做一个烂好人 , 但似乎总是缺乏一点勇气、缺乏一些力量 , 在一次次别人无形地逼迫中 , 你答应了别人、帮助了别人、成全了别人 。
你总是感觉到——为什么我就是没有拒绝别人的勇气?
有人找你帮忙 , 你明明可以说“我不想帮你” , 但你还是找了很多理由和借口去拒绝;
有人找你借钱 , 你明明可以直接说“没钱不借” , 但你还是会找很多证据来证明自己没钱——在拒绝别人之后 , 你还会感到内疚 , 觉得自己似乎做错了事情 , 还要花好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去消化一次小小的拒绝 。
有人找你谈恋爱 , 你明明不那么喜欢 , 但又因为他对你实在是太好了 , 你不忍心拒绝 , 稀里糊涂地进入了恋爱甚至婚姻 , 在相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不合适、不喜欢 , 但你就是难以主动地去了结这段关系 。
还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在分手后总会问一个问题 , “你有没有爱过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