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潞州|女儿婚后,把母亲接到家里一起住后,大呼:我真是“引狼入室”( 三 )


“如果我母亲人事不知了 , 我愿意养 , 但是她清醒着 , 我不愿意”
更惊奇的是 , 刘阿姨的女儿 , 又说了一句话:如果我母亲 , 现在人事不知了 , 我愿意养她 , 但是她清醒着 , 我不愿意 。
但是 , 母亲人事不知了 , 你赡养她还有什么用呢?她说 , 我就是不愿意见到 , 清醒的妈 。
女儿的这句话 , 充分说明了 , 她害怕和母亲沟通 ,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 很有可能是 , 在她以前尝试和母亲沟通时 , 受到了极大的挫败 , 甚至可以说是 , 给她造成了心理阴影 , 只要一看到母亲 , 或者听到母亲说话 , 她就无法冷静 。
女儿说出了 , 她所介意的事情
刘阿姨的女儿 , 解释说 ,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 , 父母就离婚了 , 母亲说是因为父亲的错误 , 所导致的 , 所以 , 她和父亲的每次沟通 , 从来没有好好说过话 , 而后 , 据自己后来的了解 , 才知道 , 真实情况 , 根本不是这样 。
还有一点 , 母亲从小对她的态度很不好 , 自己多拿点吃的 , 母亲就翻白眼 , 把盘子端走 , 而母亲对外人特别特别好 , 有求必应 , 但她有脾气了 , 就全部撒在了我身上 , 我就是一个出气筒 。
从刘阿姨的三个同学 , 能够轮班照顾刘阿姨来说 , 可以看出 , 刘阿姨对外人 , 一定是非常好的 。
可母亲说 , 那个年代 , 不是我不让她吃 , 而是没有 , 别人都说 , 是我太溺爱女儿了 , 惯的不懂事儿了 。


战胜恐惧的方法 , 只有面对恐惧 , 绝不是逃避
不论是父母离婚 , 还是小时候女儿受到了虐待 , 至少女儿是认为受到了虐待 , 这其实 , 都可以归结为 , 女儿童年的阴影 , 这个阴影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 , 并且 , 没有一个人帮她 , 直面这个阴影 , 她只是选择不见母亲 , 选择逃避 , 这是一种人的自然保护机制 , 遇到超越自身能力的麻烦时 , 把自己封闭起来 , 选择不再去碰触 , 但这样 , 会让这个童年的阴影 , 随着她的成长 , 不断的变大 。
她对母亲的恨 , 就这样越长越大 , 并且随着记忆的模糊 , 和后来的添油加醋 , 可能早已失去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 只剩下了母亲对自己不好的结论 。
母亲并不认同女儿说的
母亲刘阿姨还说 , 自己对女儿真的不好的话 , 就不会在女儿成家后 , 还给她去洗衣、做饭、带孩子 , 直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 , 刘阿姨感觉女儿不再那么需要她 , 所以 , 关系才变得不好 。 如果对女儿不好 , 为什么还可以在一起居住十多年呢?那个时候 , 女儿也从来没有说过 , 我的不好 , 怎么现在 , 都成了自己的不是?
对于母亲说的这些 ,女儿委屈地说 , 她满嘴胡说 , 在我们结婚的第二周 , 我老公就和我说 , 你妈有点不高兴 , 是不是一个人在家里面太孤单 , 还是把你妈接过来吧 , 谁知道 , 这一行为竟然是“引狼入室” 。
“引狼入室”?很少人会把这个词语 , 用于形容自己和亲人的关系 , 到底母女之间有多大的矛盾 , 才能用这样的词汇形容呢?
两人的说法 , 竟然截然相反 , 这里面必然有一个人 , 虚构了事实 , 我们先不去判断谁真谁假 , 相信往下看 , 大家都可以判断的出来 。 但在亲人面前 , 尤其像母女这种至亲关系 , 互相撒谎的话 , 外人是很难进行调和的 , 因为在女儿的心里 , 连母亲都不可信的话 , 一个陌生人过来调解 , 她又能给这个陌生人 , 几分的信任呢?
女儿拒绝和母亲沟通
阿姨直接问女儿:我到底哪里做错了?你要置我于死地?你住院的时候 , 我在身边陪着你 , 现在你却弃我于不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