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儿背书到凌晨,妈妈气到扇巴掌:内疚教育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4岁女儿背书到凌晨,妈妈气到扇巴掌:内疚教育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文章图片
4岁女儿背书到凌晨,妈妈气到扇巴掌:内疚教育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文章图片
凌晨12点多 。 4岁女孩小桃仍然在背书 , 妈妈在一旁监督 。 书背不下来 , 一遍又一遍……突然间 , “啪”的一声!妈妈打了自己一个耳光 , 小桃十分惊恐地看着妈妈 , 不安、紧张、着急……一瞬间都笼罩在了这个小女孩身上 。 这不是小说 , 而是一个真实故事 , 来自儿童成长观察类节目《不要小看我》 , 小桃妈妈亲口在节目中的“坦白” 。 4岁的孩子被逼着背书背到凌晨 , 你能理解吗?背不出来 , 妈妈就打自己 , 来加快女儿背书的进度 , 你赞同吗?妈妈给出的解释是:“没办法 , 自己有强迫症 , 追求完美 。 ”这番说辞立即引起了网友热议 , 批评声占上风 。 观察老师也反对妈妈这样的做法 。 通过惩罚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 看似对孩子采取正面的管教 , 没打没骂 , 实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 甚至伤害 。 家长通过激发起孩子的愧疚 , 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 , 以及满足自身控制的需求 , 说得好听点是内疚式教育 , 说得不好听那就是情感绑架 。 这样的教育方式 , 只会让孩子在愧疚中长大 , 在愧疚中慢慢失去自我 , 过得一点儿也不幸福 。 02背负愧疚长大的孩子 , 注定是一出悲剧
“要不是因为你 , 我……”“我为了你…… , 你却……”这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 , 不知道类似的话你是否说过?可能说过后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 但背后却是孩子沉重的心理压力 。 以前看过一档亲子节目 , 有个妈妈教育女儿的模式 , 令我印象深刻 。 女儿放学一到家就开始写作业 , 爸爸见状叫女儿喝口水吃点东西再写 , 女儿正喝水之际 , 妈妈回来了 , 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了没?看着作业没写完却还在吃东西的女儿 , 妈妈开始了碎碎念模式:你知不知我每天这么辛苦很累 , 但是为了你 , 妈妈都咬牙坚持了 。 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舞蹈训练也别马虎 , 妈妈为了给你报名 , 硬生生省吃俭用才凑齐这个钱 , 你可不能辜负我的一片苦心……三句话不会离开“为了你 , 我委屈了自己” , 别说她女儿 , 隔着屏幕我都升起了一股内疚感 。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 都依赖和孩子天然的情感联系 , 通过内疚感来让孩子服从自己 , 那这种情感联系就会变成情感支配 。 受支配的孩子 , 就宛如提线木偶 , 家长就是那个操控木偶的人 。 在这场操控游戏中 , 家长占据上风 , 而被裹挟前行的孩子却毫无快乐可言 。 谈起这个话题 , 不由想起朱雨辰母子 , 典型的内疚式育儿 。 “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家里的位置就是我顶两个菲佣”这是朱雨辰妈妈的原话 , 她的爱不假 , 真的是把儿子看作全部 , 把儿子放在第一位 。 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汤、榨果汁;背着东西跟着儿子跑剧组 , 儿子在哪儿拍戏 , 她就跟到哪儿 , 只为给儿子做一顿饭;害怕儿子被打受伤 , 坚决不允许接古装戏和武打戏……但正是这疯狂的爱 , 让儿子想要逃离 , 可每次儿子做出不如她意的事 , 妈妈就会上演“苦情戏”:“你看妈妈这么冷的天 , 为了给你选鸡毛菜 , 手都皲裂了 , 你怎么能不吃完”“我怎么这么没出息 , 儿子就这么离开我” 。 想逃离却不能逃离的内疚感 , 让朱雨辰倍感痛苦 , 整日活在纠结与不甘中 , 性格隐忍不自信 , 对待爱情消极妥协 , 没有一丝快乐 。 朱雨辰妈妈却丝毫没觉得自己有错 , 在她看来 , 我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给了你 , 你怎么能不听我的?你怎么能这么没有良心?《情感勒索》一书中写道:“当亲密关系和安全感被摧毁以后 , 孩子的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也就随之消亡 。 被家长情感勒索的孩子会陷入突如其来、有苦难言的窘境 。 ”请别再用内疚感去绑架你的孩子 , 真正的爱不该变成负担!一旦成了负担 , 注定是一出悲剧!03给孩子无负担的爱 , 是成长最好的养料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