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贾浅浅的诗,李白读了都流泪

贾浅浅|贾浅浅的诗,李白读了都流泪
本文图片

最近 , 贾浅浅以一己之力 , 带火了全民写诗 。
朴实无华的文字 , 加上大量空格键 , 一首现代诗歌就应运而生 。
比如下面这几首 。
《过年》劳资不想过年/真的不想过年/但别人都过/劳资也是人/又不是畜生/所以/劳资也过年/山吃海喝几天/喂饱了厕所/透支了一年的钱
《写诗》我不会写诗/后来/我学会了换行/才发现/写诗/是如此的简单
贾浅浅|贾浅浅的诗,李白读了都流泪
本文图片

除了贾浅浅 , 还有几位争议不小的现代诗人 。
70后网红诗人乌青 , 凭借独创的“废话体”诗歌走红 。
他的诗给人一种“好像什么都说了 , 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的感觉 。
贾浅浅|贾浅浅的诗,李白读了都流泪
本文图片

这些特立独行的诗人们 , 有人欣赏 , 也有人唾弃 。
虽然在我们中华这片文学的沃土之上 , 阳春白雪 , 下里巴人 , 雅俗共赏 。
但正如新华社评价的那样——或可自赏 , 莫付流觞 。
这样的诗歌装订成册流入市场 , 多少有点“难登大雅之堂”了 。
说到底 , 人们为什么对贾浅浅的诗歌愤怒?
除了对文二代的愤怒 , 其实背后的核心也基于普通人对主流文化的捍卫 。
中国人骨子里是傲气的 , 华夏五千年 , 从音律到文字 , 从寓意到内涵 。
形容颜色 , 我们有竹青、绯红、月白、朱砂、胭脂、黛绿 。
形容年龄 , 我们有赤子、垂髫、豆蔻、弱冠、不惑、古稀 。
贾浅浅|贾浅浅的诗,李白读了都流泪
本文图片

还有惊蛰、谷雨、芒种、白露 , 这如诗如画的24节气 , 就连形容同一种秋风 , 都可豪放可含蓄 。
中国人的那些诗和远方 , 如今都不见了吗?
贾浅浅|贾浅浅的诗,李白读了都流泪
本文图片

藏在课文里的浪漫
前不久 , 热搜#高中没有一篇课文是滥竽充数的#火了 。
学生时代只是“背诵全文” , 勉强了记住考点 , 不懂文字背后深意 。
长大后才知道 , 原来当时忙着赶路 , 忘了瞻仰古人风骨 。
中国文学注重意境 , 不论何时都自带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
一花一木 , 由人至景 , 美在形式 , 也美在精神 。
有毛泽东“鹰击长空 , 鱼翔浅底 ,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阔之美 。
贾浅浅|贾浅浅的诗,李白读了都流泪
本文图片

有“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之美 。
陶渊明“暧暧远人村 , 依依墟里烟”的淡远之美 。
贾浅浅|贾浅浅的诗,李白读了都流泪
本文图片

也有易安居士“莫道不销魂 , 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的凄然之美 。
那些被现代人丢失的春花、秋月、夏蝉、冬雪 , 我们都可以在语文课本里一一找回 。
贾浅浅|贾浅浅的诗,李白读了都流泪
本文图片

除了跃然纸上的美感 , 古典文学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
历经千百年的大浪淘沙 , 我们仍可以在这些古老的文字里 , 读懂那些相思与哀愁 。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 , 在《项脊轩志》写出了“庭有枇杷树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 , 今已亭亭如盖”的句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