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微说|蚊子的存在有何意义?若将其全部灭绝,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二 )


蚊子存在的意义
虽然对于人类来说蚊子让人深恶痛绝 , 但对于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来说 , 蚊子的存在也是有意义的 。
蚊子在生态系统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底层的位置 , 从卵到成虫都是作为一些动物的食物链下级存在的 。 蚊子的幼虫孑孓就是一些水生昆虫、蜻蜓幼虫等昆虫幼虫 , 以及食虫鱼和蝌蚪等生物的食物 。 而捕食蚊子成虫的生物就更多了 , 青蛙、蝙蝠、鸟类、蟾蜍还有其它食虫昆虫的成虫都以蚊子成虫为食 。
在很多恶劣环境中 , 蚊子是大部分鸟类和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 , 尤其是在迁徙活动中 , 鸟类几乎只能依靠捕食蚊子或其它飞虫来保持迁徙活动进行 。
蚊子幼虫孑孓不只作为食物出现在生态系统中 , 同时还做着分解者的工作 。 孑孓主要生长在活水或积水的水面上 , 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水中的浮游生物、微生物以及水中的动植物尸体 。 它们将这些“废物”分解成可以重新进入生态系统的无机物 , 使生态系统的循环更加完整 。
前文提到雄蚊子是不吸血的 , 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花蜜和各种植物的汁液 , 那么这就成为了雄蚊的另一项工作 , 帮助植物授粉 。 在很多寒冷气候中 , 植物没有合适的昆虫可以帮助授粉 , 这时候以花蜜为食的雄蚊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蚊子的危害
蚊子对于人类来说 , 在传播疾病方面是致命的 。 雌蚊以吸食鲜血为生 , 在吸食的同时还会注射有毒物质 。 它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 这些地方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 在蚊虫叮咬的同时我们有极大的概率感染这些细菌和病毒 。 就算只是接触到皮肤 , 这些病菌也会随着我们的各种接触进入人体 , 甚至传播给其他人 。
据统计每年死于蚊子传播传染病的人类超过70万 , 是排在首位的“人类杀手” 。 科学家们表示蚊子可携带的病菌超过300种 , 其中最为致命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疟疾 。 蚊子传播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0万 , 远远超过了同样是蚊子可以传播的登革热、日本脑炎、黄热病、丝虫病等其它传染病 。
在所有传染病中疟疾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蚊媒传染病 , 疟疾与艾滋病、结核病被称为世界上三大危险疾病 。 而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院士发现的青蒿素 , 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 。
登革热的致死率非常高通常在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五十 , 主要由伊蚊传播病毒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 。 一般来说登革热的得病率几乎百分之百 , 加上较高的致死率 , 登革热也是蚊媒传染病中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一种 。
甚至蚊子还会造成人与宠物或其它动物共患病的情况 。 因蚊子吸血而传播传染病 , 目前蚊子也作为重要的医学昆虫被科学家们研究 。
如何消灭蚊子?
蚊子对于人类的危害太大 , 科学家们也在寻找有效控制蚊子的方法 。 但由于全球蚊子的数量太过庞大 , 蚊子本身的个体小巧行动灵敏 , 想要将其完全消灭 , 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蚊子的生存适应性极强 , 对于生存环境、食物的要求并不高 , 除南极外全球其他任何地方都有蚊子的踪迹 。 而且蚊子的繁殖速度也非常快 , 即使我们大面积地进行有效消灭 , 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生蚊子继续出现 。
科学家们研究出一种不能生育的雄蚊子 , 根据蚊子的交配繁殖现象发现 , 只有怀孕的雌蚊才会吸血 , 那么我们只需要让雌蚊无法产卵 , 就可以杜绝吸血蚊子的诞生 。 但是实验室里的雄蚊数量远远比不上野外庞大的雄蚊数量 , 我们无法做到完全替换实验雄蚊 。 这个研究成果的实际效果只能使蚊子数量减少 , 并不能完全将其消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