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微说|地下1万米什么样?地球能被挖穿吗?从地表挖到最深处能发现啥?( 二 )
地壳以常见的硅酸盐矿物构成 , 除却比较松软的泥土 , 还有石英石 , 碳酸钙的化学合成物等等 , 像地表裸露在外的岩石也属于碳酸钙和盐酸钙的合成物 , 比较坚固 , 没有铁质工具很难挖掘开来 。
跟随距离继续下沉 , 来到地幔附近 , 地幔最上层是一层粘稠固体构成 , 某些时候会形成流动的液体 , 这一部分 , 由有毒放射物质和岩石经过岩浆的灼烧后形成 。 在板块未剧烈运动时 , 岩浆不会特意运动到地幔附近 , 也就是说 , 那个时候地幔是固体 , 等到岩浆运动就成为液态 。 但要注意 , 它的组成部分是有毒放射物质 , 碳基生命无法承受 。
再往下移 , 是一层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 , 这部分靠近核心 , 所以温度约往下越高 , 但能维持住固体的样子 , 证明了其密度大小和坚硬的硬度 , 以照现在的科技 , 没有能强行钻开它的可能 , 物质或许也存在着可塑性 , 能主动修复 。
在深入便到地核的外围了 , 这一层主要是以铁、镁等矿物质分解形成的液体为主 。 到了内核后 , 是一层有铁、金等多元素金属元素构成的固体层 , 加上接近6600度的高温 , 让人不敢进入 。
至于足够的经济价值 , 单单一个500平方米的金矿层就足够支付本次挖掘的所有成本 , 而收益更高的矿产等会造就一批富翁 , 若是有幸遇见一批寒武纪前的化石 , 说不定还会出现在历史书上 。
但是 , 即便是组成的地下部分都让人无法通过 , 那么地球当然不能被挖穿了 。
为什么没有人继续挖地球了?
前文说过现有的科技能力是挖不穿地球的 , 但总会有一天科技发展到能挖的时候 , 那么是否还会有人去挖地球?
如果不考虑现在的科技 , 那么会出现一波探测人员 , 挖穿地壳后 , 回头望去 , 再也看不到阳光的照射 , 已经离地面五万米了 。
与此同时 , 如果运气好 , 地质没有运动 , 那么回去的那个通道还在;如果遇见地质运动 , 断层的地质层会挤压多余的空间 , 形成一个密封的区域 。 地质的运动过大 , 地面就会产生地震 , 刚好可以把通道掩埋 , 所以下来就必须要保证通道的存在方位 。
在穿过地幔前 , 所有人必须找好关于地面的导航点 , 不然回去的时候也找不到方位走哪边 。 因为地幔有一层粘稠固体 , 这一层的特性是具备可塑性 , 也就是会主动修复 , 破开地幔进来后 , 后面的通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愈合 , 粘稠意味着前进的方位会随时被带动偏移 , 这个时候没有地面的导航方位 , 就会彻底迷失在地幔里 。
而地动波在“莫霍面”会受到折射 , 那么意味着紫外线、感应光线等失效概率很大 , 这也为什么一直强调要找好来自于地面的导航点 。
在不考虑科技情况下 , 威胁都这么大 , 那如今就更不用讲了 , 这也是为什么自科拉半岛那次过后 , 人类就再也没有挖过这么深的地下了 。
地下一万米是什么样子?
挖不到地壳深处 , 但表面冻土可以利用现有科技挖洞 , 前苏联在冷战时期为了军备竞赛时所需要的资源和科研需要的数据 , 在科拉半岛挖了个超过一万米的深坑 , 这次是人类挖掘高度最高的一次 , 而根据当时的晚报和宣传 , 他们都说自己挖穿了地狱的门户 , 晚上能听见深坑里传来的渗人叫声 。
而具体当时看到了什么 , 这些资料全部锁在了当时的研究院里 , 直到前苏联解体后 , 这些资料才得以重见天日 。
灭绝的单细胞生物化石
在七十年代的研究里 , 对于化石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的素材 , 像恐龙、剑齿虎、猛犸象等 , 但唯独单细胞生物的化石只有一种 , 这些化石的出现丰富了数据库的资料 , 同时成为了科学家对板块运动规律的研究方向 。 因为单细胞生物当时只有草履虫 , 但在一万米的深坑里 , 居然发现了衣藻等海生单细胞植物 , 单就这一点就能说明当时的地质是海地大陆架 , 经过时间推移才进行板块运动的 。 其他的单细胞生物化石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阿富汗与不同国家商业体系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会偷三种懒,享尽一生福
- 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修养,叫不说
- 很多人都这样觉得 71岁大爷说“退休之后,一定要留钱养老
- 爱情 图钱和不图钱的女人,在男人心里是怎样的位置?两个男人说了实话